参合陂之战爆发前-北魏与后燕做了哪些准备 (参合陂之战知乎)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败后燕的一场重大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登国十年,公元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山西阳高)把后燕打得大败的一场硬仗。登国十年(公元395年)五到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宝带着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去打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直接来个“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带着人渡过黄河,跟后燕军隔河对峙。后燕军跑老远来,速战速决不了,天气还越来越冷,更倒霉的是还听说慕容垂死了,干脆撤兵吧。结果呢?让拓跋珪带着两万北魏军在参合陂给包了圆,打大败。这一仗,后燕离凉透不远了,北魏统一北方的基础也算稳了。
登国十年五月,慕容垂想用武力拿捏北魏,就让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领着八万兵,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出发奔北魏去了,还让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带着一万八千人当后援。军队要出发前,有个叫高湖的劝慕容垂:“咱燕国跟北魏几辈都是亲戚,他们有难咱没少帮,恩情够深了吧?以前要马被拓跋珪拒了,还扣了他弟拓跋觚,这事咱理亏,怎么突然就打过去呢?再说拓跋珪这人,稳当又有勇有谋,从小吃苦,现在兵强马壮,可不能小看。太子慕容宝是年轻气盛,但把这么大权交给他,他肯定轻敌,万一打砸了,太子的威望没了,大事也坏了,您再琢磨琢磨?”高湖话说得挺冲,慕容垂直接气得把他官免了。
北魏这边呢,燕军还没到,就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有个叫张衮的长史献计:“后燕刚在滑台、长子打了胜仗,飘了,这次全国兵力来打咱们,是觉得咱好欺负。咱们得装得又累又弱,让他们更骄傲,到时候就能收拾他们了。”拓跋珪觉得有理,赶紧下令把所有部落的牲口、财产都带走,从都城盛乐撤了,西渡黄河,躲到黄河以西一千多里地。后燕军一路进来,魏军根本不抵抗,顺顺利利到五原,降了三万多户北魏部落,收了一百多万斛粮食,还设了个黑城,然后大军开到黄河边,造船准备渡河。拓跋珪呢,派右司马许谦去后秦搬救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