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显圣定军山-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在哪)
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解以及民间关于三国故事的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三国演义》,也叫《三国志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他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还有民间三国传说,加工成了这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这可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跟《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四大名著呢。
整部书120回,能分成五个部分。讲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那段时间的乱局,什么群雄割据、蜀魏吴三国斗法,政治军事的勾心斗角,写得可热闹了。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司马昭就对西曹掾邵悌说:“朝里那帮家伙都说蜀国不能打,我看他们是心里发虚。真要硬打,肯定输。现在就钟会一个人主张伐蜀,说明他不虚。不虚就能破蜀。蜀国一破,蜀国人就吓破了胆,败军之将还敢提勇字吗?亡国的大夫还想活命?就算钟会有坏心思,蜀国人能帮他吗?再说了,魏国人打了胜仗都想回家,谁会跟着钟会造反?这点你知我知,千万别说出去。”邵悌听了,佩服得不行。
钟会下寨完了,升帐叫众将听令。当时有监军卫瓘,护军胡烈,大将田续、庞会这些人,八十多个。钟会说:“得找个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谁来当?”就听有人应声:“我来!”钟会一看,是虎将许褚的儿子许仪。大伙都说“非他不可”。钟会就叫许仪:“你跟你爸一样是猛将,大家也都保你。你挂先锋印,带五千马军、一千步军,直奔汉中。兵分三路:你走中路,出斜谷;左军走骆谷;右军走子午谷。这几路都是山路险得很,得先把路修平,桥搭好,石头挪开,别耽误事。谁敢违抗军法!”许仪领命就走了,钟会带着十多万大军,连夜出发。
邓艾在陇西,接到伐蜀的诏书,一面让司马望去挡住羌人,又派雍州刺史诸葛绪,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各带本部兵来听令。等兵马到齐,邓艾做了个梦:梦见爬高山看汉中,脚底下突然冒出泉水,水“噌”地一下往上涌。吓得他一身冷汗醒了,坐着等到天亮,叫护卫爰邵来问。爰邵懂《周易》,邓艾把梦说了,爰邵说:“《易》里讲,山上有水叫蹇卦。蹇卦说‘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也说,蹇卦利西南,去了能成事;不利东北,走到头了。将军您这一去,肯定能破蜀,可惜啊,可能回不来了。”邓艾听了,有点不高兴。这时候钟会的檄文到了,约他一起在汉中会师。邓艾就让诸葛绪带一万五千人先断姜维后路;王颀带一万五千人从左边打沓中;牵弘带一万五千人从右边打沓中;杨欣带一万五千人在甘松堵姜维后路。自己带三万人,来回接应。
钟会出征的时候,百官都送出城,旌旗把天都遮了,铠甲上结着霜,人强马壮,威风得很。大伙都羡慕,只有相国参军刘寔,冷笑不说话。太尉王祥看他笑,就握着他的手问:“钟会、邓艾这一趟,能平定蜀国吗?”刘寔说:“破蜀肯定能,但恐怕都回不来。”王祥问他为啥,刘寔只笑不答,王祥也就不问了。
'
魏兵一动,细作就跑回沓中告诉姜维。姜维赶紧上表给后主:“请陛下下诏,让左车骑将军张翼守阳安关,右车骑将军廖化守阴平桥,这俩地方最要紧,丢了汉中就保不住了。再派使者去吴国求救。我自己带沓中的兵先挡着。”这时候后主把景耀六年改成了炎兴元年,天天跟宦官黄皓在宫里玩。接到姜维的表,就问黄皓:“现在魏国派钟会、邓艾带大兵分几路来,咋办?”黄皓说:“这是姜维想立功呢,陛下别担心。我听说城里有个师婆,供着个神,能算吉凶,叫来问问?”后主信了,在后殿摆了香花纸烛,让黄皓用小车把师婆请到宫里,坐在龙床上。后主烧完香,师婆突然披头散发光着脚,在殿上跳了好几十圈,绕着案桌转。黄皓说:“神人附体了!陛下让左右退下,自己祷告。”后主让侍臣都退下,跪下祷告。师婆大叫:“我是西川土神!陛下您现在享太平,问这些干啥?几年后魏国的地盘也是陛下的!别担心!”说完就昏倒了,半天才醒。后主可高兴了,赏了好多东西。从此就信师婆的话,不听姜维的,天天在宫里吃喝玩乐。姜维的紧急奏章,都被黄皓压下了,耽误了大事。
钟会大军慢悠悠往汉中走。先锋许仪想立头功,先带兵到南郑关。对部下说:“过了这关就是汉中了!关上人不多,咱们抢关!”众将领命,一股脑往上冲。其实守关的蜀将卢逊早知道魏兵要来,在关前木桥两边埋了伏兵,装着诸葛亮留下的连发弩。许仪兵一到,“梆”一声响,箭石像下雨一样。许仪赶紧退,已经射倒几十个。魏兵大败。许仪回报钟会。钟会带一百多亲兵来看,果然箭弩齐发。钟会调头就跑,关上卢逊带五百兵杀下来。钟会拍马过桥,桥上土塌了,马蹄陷进去,差点摔下来。马挣不起来,钟会弃马跑,刚下桥,卢逊赶上,一枪刺来,被魏将荀恺回身一箭射落马下。钟会带着人抢关,关上蜀兵因为有自己人在关前,不敢放箭,被钟会打散,夺了关。就封荀恺当护军,把全套鞍甲赏给他。
钟会叫许仪来帐里,骂道:“你是先锋,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专门修桥修路!我刚才过桥,马蹄陷了,差点掉桥里!要不是荀恺,我早死了!你违抗军法,拉出去砍!”众将求情:“他爸许褚对朝廷有功,都督饶了他吧!”钟会怒道:“军法不明,怎么带兵!”还是砍了,示众。众将都吓傻了。蜀将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见魏兵势大,不敢出战,关着门守着。钟会说:“兵贵神速,别停!”让前军李辅围乐城,荀恺围汉城,自己带大军打阳安关。守关的傅佥和副将蒋舒商量怎么打,蒋舒说:“魏兵太多了,挡不住,守着吧。”傅佥说:“不对!魏兵远道来,肯定累,人多怕啥?咱们不下关,汉城、乐城就完了。”蒋舒不说话。忽然报魏兵大队到关前,蒋、傅二人到关上看。钟会扬鞭大叫:“我现在带十万兵来,早投降按官职升;不降,打破关,玉石俱焚!”傅佥大怒,让蒋舒守关,自己带三千兵杀下关。钟会就跑,魏兵全退。傅佥追上去,魏兵又合。傅佥想退回关,关上已经飘着魏国旗号,蒋舒喊:“我投降魏国了!”傅佥大怒,骂:“忘恩负义的贼,还有脸见人!”调头又跟魏兵打。魏兵四面围上来,把傅佥围在中间。傅佥左冲右突,死战,出不来;带的蜀兵死了十之八九。傅佥仰天叹:“我生是蜀臣,死是蜀鬼!”又拍马冲杀,身上中了几枪,血把袍子都染透了,马倒了,傅佥自刎而死。后来有诗叹:“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
钟会得了阳安关,关里粮草军器多得不得了,大喜,犒劳三军。当晚魏兵在阳安城里住,忽然西南方向喊声震天。钟会慌忙出帐看,啥动静没有。魏军一夜没敢睡。第二夜三更,西南又喊起来。钟会又惊又疑,天亮派人探,回报:“哨出去十多里,没人。”钟会还是疑神疑鬼,自己带几百全副武装的骑马,往西南巡哨。到一座山,只见杀气四起,愁云密布,雾罩着山顶。钟会勒住马,问向导:“这是啥山?”向导说:“定军山,以前夏侯渊死在这儿。”钟会听了,有点不高兴,勒马往回走。转过山坡,忽然狂风大作,后面杀出几千骑兵,跟着风冲来。钟会吓坏了,带人拼命跑。好几个将领摔下马,跑到阳安关,没死一人一骑,就是脸擦破了,头盔丢了。都说:“只见阴云里有人马杀来,近了又不伤人,就是一阵旋风。”钟会问降将蒋舒:“定军山有神庙吗?”蒋舒说:“没有神庙,只有诸葛武侯的墓。”钟会说:“肯定是武侯显圣!我得去祭拜。”第二天,钟会备了祭品,杀了牛羊,亲自到武侯墓前拜祭。祭完,狂风停了,愁云散了。忽然清风阵阵,细雨蒙蒙。一阵过后,天晴了。魏兵大喜,都拜谢回营。当晚钟会趴在桌上睡觉,忽然一阵清风,见一个人,纶巾羽扇,穿鹤氅,黑鞋黑带,脸白唇红,眉清目秀,身高八尺,像神仙一样。那人走进帐,钟会起身问:“您是谁?”那人说:“今天多谢您祭拜。有句话说:汉朝气数已尽,天命难违,但两川百姓遭难,实在可怜。您进去后,别乱杀人。”说完就走了。钟会想留他,忽然醒了,是梦。钟会知道是武侯显灵,又惊又奇。于是传令前军,立一面白旗,写“保国安民”,敢杀一人偿命。汉中百姓都出城迎接,钟会一一安抚,秋毫无犯。后来有诗赞:“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姜维在沓中,听说魏兵到了,发文书叫廖化、张翼、董厥带兵接应;一面自己分兵列将等着。忽然报魏兵到了,姜维带兵迎上去。魏阵里为首的是天水太守王颀。王颀出马大喊:“我现在百万大军,上千员大将,分二十路进来,已经到成都了!你不早点投降,还敢抵抗,真不知道天命!”姜维大怒,挺枪冲过去,直取王颀。打了不到三个回合,王颀大败而逃。姜维带兵追了二十里,听见金鼓齐鸣,一支部队摆开,旗上写“陇西太守牵弘”。姜维笑着说:“这种货色,不是我的对手!”催兵追。又追了十里,遇到邓艾带全杀到。两军混战。姜维抖擞精神,跟邓艾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后面又响锣鼓。姜维想退,后军报:“甘松的寨子,被金城太守杨欣烧了!”姜维大惊,赶紧让副将虚立旗号跟邓艾对峙,自己带后军连夜救甘松,正遇杨欣。杨欣不敢打,往山路跑。姜维追过去,快到山岩下,岩上木石像下雨一样,姜维过不去。等回到半路,蜀兵已经被邓艾打败了。魏兵大队杀来,把姜维围住。
姜维带骑兵杀出重围,跑进大寨守着,等救兵。忽然流星马到,报:“钟会打破阳安关,守将蒋舒投降,傅佥战死,汉中已经是魏国的了。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知道汉中丢了,也开门投降了。胡济打不过,逃回成都求援了。”姜维大惊,立刻传令拔寨。
当晚兵到疆川口,前面一军摆开,为首的是金城太守杨欣。姜维大怒,纵马交锋,一回合,杨欣败走,姜维拈弓连射三箭都没射中。姜维更怒,折了弓,挺枪追。马前失蹄,姜维摔地上。杨欣拨马回来杀姜维。姜维跳起来,一枪刺中马脑。后面魏兵上来,救走了杨欣。姜维骑上备用马,想追,忽然报邓艾兵到了。姜维首尾不能兼顾,收兵想夺汉中。哨马报:“诸葛绪已经断了归路。”姜维就占据山险下寨。魏兵屯在阴平桥头。姜维进退两难,长叹:“天要亡我啊!”副将宁随说:“魏兵虽然断了阴平桥,但雍州兵肯定少,将军要是从孔函谷直取雍州,诸葛绪肯定撤桥兵救雍州,将军再带兵奔剑阁,汉中就能夺回来了。”姜维听了,立刻发兵进孔函谷,假装打雍州。细作告诉诸葛绪。绪大惊:“雍州是我该守的地方,要是有闪失,朝廷要问罪的!”赶紧撤南路兵救雍州,只留一兵守桥。姜维进北道,走了三十里,估计魏兵动了,就勒回兵,后队变前队,直奔桥头,果然魏兵大队走了,只剩小兵守桥,被姜维一阵杀散,烧了寨栅。诸葛绪听说桥头起火,又带兵回来,姜维兵已经过去半天了,不敢追。
姜维过了桥头,正走着,前面来了一军,是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姜维问,张翼说:“黄皓信师巫的话,不肯发兵。我听说汉中危急,自己带兵来了,这时候阳安关已经被钟会占了。听说将军被困,特来接应。”就合兵一起,去白水关。廖化说:“现在四面受敌,粮道断了,不如退守剑阁,再想办法。”姜维犹豫不定。
忽然报钟会、邓艾分了十多路杀来。姜维想跟张翼、廖化分兵迎击。廖化说:“白水地窄路多,不是打仗的地方,不如先退去救剑阁;剑阁一丢,就绝路了。”姜维听了,带兵去投剑阁。快到关前,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起,旌旗遍野,一支部队把住关口。正是:汉中险峻已无有,剑阁风波又忽生。不知是哪里的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