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真的是自找的吗-三国时期钟会最后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真的是自找的英语)

钟会是个极端聪明的人,他一直是司马家族最重要的谋士,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诸葛绪等人,分别率三路大军伐蜀,结果,邓艾偷渡阴平小路,抢得头功,灭亡了蜀汉,邓...

admin

钟会这人,脑子是真灵光,给司马家出谋划策这么多年,一直是头号智囊。不过要说伐蜀之后那点事儿,咱们得从头捋捋。

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诸葛绪他们仨,带着三路大军去打蜀汉。结果呢?邓艾老哥偷渡阴平小路,直接抢了头功,把蜀汉给灭了,自己成了头号功臣。

真的是自找的吗-三国时期钟会最后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真的是自找的英语)(图1)

可钟会哪是省油的灯?没多久就把诸葛绪和邓艾都给收拾了,兵权全落到了他手里。更巧的是,姜维奉了刘禅的命令,直接带着部队投降了钟会。这下好了,钟会一个人攥着二三十万大军,在益州地界上,那真是说一不二。

手握这么大权,钟会那野心就跟吹了气的气球似的,蹭蹭往上冒。他琢磨着,干脆学刘备那样,自己打天下呗。成了呢,就当老大;不成?就在益州自立门户,当个土皇帝也不错。

其实早在伐蜀之前,就有个叫邵悌的人跟司马昭嘀咕过:“钟会这小子,野心忒大了,不能让他带兵啊!他手里攥着十多万大军,保不齐就会起异心。”

司马昭听了,反倒笑了:“我咋不知道呢?不过这事儿啊,我心里有数。当初伐蜀,谁都不愿意,就钟会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灭蜀肯定没问题。等蜀汉没了,你说的那些情况确实可能发生,可你想啊,蜀地老百姓刚经历战乱,早就吓破了胆,谁还敢跟着闹腾?咱们自己的士兵,也都想着回家拿赏钱,谁愿意留在蜀地跟着他造反?他要真敢动手,那就是自寻死路。”

司马昭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笃定,压根儿就没把钟会造反当回事儿,所以该让钟会带兵,还是让他带兵。

结果呢?钟会还真反了,跟司马昭预演的一模一样。他假借郭太后的遗诏,说要讨伐司马昭,结果呢?根本没人搭理他。没人支持,这造反能成吗?很快就被干掉了。

司马昭当时说的两点,挺实在。第一,蜀汉一亡,当地老百姓肯定吓坏了,谁还敢跟着抵抗?

第二,魏国士兵们打了胜仗,谁不想着回家拿赏钱啊?谁吃饱了撑的,跟着他在蜀地造反?

这事史书里《三国志·钟会传》记着呢,大概就是说:当初司马昭(文王)想派钟会伐蜀,邵悌去见他,说“现在让钟会带十多万人伐蜀,我觉得钟会一个人担不起这重任,不如让别人去”。司马昭笑了:“我难道不知道吗?蜀汉老是祸害天下,让百姓不得安宁,我伐蜀现在就像翻手掌一样容易,可大家都说蜀国不能打。人要是心里先怯了,智勇就都没了,硬逼着上,只会被敌人抓住。只有钟会跟我想的一样,派他去伐蜀,肯定能灭蜀。灭了蜀之后,你担心的事确实会发生,但他能怎么办呢?打败仗的将军不能跟他谈勇敢,亡国的大夫不能跟他谈生存,因为他们心都吓破了。蜀国要是破了,剩下的百姓只会害怕,没胆子跟着闹事;咱们自己的士兵都想回家,谁肯跟着他造反?他要真敢作乱,那就是自取灭亡。你不用担心,别跟别人说。”

真的是自找的吗-三国时期钟会最后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真的是自找的英语)(图1)

《晋书·文帝纪》里也差不多这么写:钟会伐蜀时,邵悌跟司马昭说“钟会这人靠不住,不能让他去”。司马昭说“取蜀就像翻手掌,可大家都说不行,只有钟会跟我一样。灭了蜀之后,咱们士兵都想回家,蜀地百姓还惊魂未定,就算他有异心,也成不了气候”。最后果然跟他说的一样。

这两部史书说得都差不多,得说司马昭是真老谋深算,把他爹司马懿那套摸透人心的本事学得透透的,当年他爹收拾曹爽,用的也是这招。

搁现在看,司马昭这人对人性的研究,绝对能当个一流的心理学家。

说白了,司马昭这招借刀杀人玩得贼溜:让邓艾灭了蜀汉,又让钟会收拾了邓艾,最后再借监军卫瓘和胡烈的手,把钟会和姜维都给干掉。他自己呢,坐收渔翁之利,成了最大的赢家。

邓艾、钟会、姜维,这三个当时最厉害的人物,全没了,司马昭再没顾虑,天下再没对手。钟会那会儿的野心啊,最后就是一场黄粱美梦。


上一篇: 武侯显圣定军山-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在哪) 下一篇:有实力杀了颜良的有哪几个人-三国二十四将中 (谁杀了颜良)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