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尸体是谁给安顿好的?-崇祯皇帝自尽后 (他的死是)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崇祯皇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乾隆皇帝曾经十分惋惜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他认为,明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万历、天启皇帝不理朝政,...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挺让人唏嘘的。乾隆后来评价他时,挺惋惜的,说万历、天启那会儿就不理朝政,法度都废了,崇祯接手时“国事已不可为”,虽然忙活17年,还是没能补救,最后以身殉国。
崇祯在位时,确实做了些事,比如铲了魏忠贤那帮阉党,自己生活也挺节俭,宫里没什么宴乐,挺想好好干的。但问题是,明朝那时候烂根子了,积重难返,亡了是必然的,他作为最后一个皇帝,也挺无奈的。
明朝最后为啥撑不住?大概三个原因: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闹起来了,吴三桂又投降了满清,满清那边还集中兵力打过来。这么一折腾,明朝就到头了,崇祯也成了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帝之一。
崇祯虽然勤政,天天忙活,还平反冤案,但明朝内部党争不断,今天这个党弹劾那个党,明天那个党又整回来,民间又天灾不断,旱的涝的,农民没活路,起义就爆发了。外面后金(后来的清)又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太难了。
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有人劝崇祯投降,他直接拒绝了。然后他把嫔妃子女都赐死了,还召集百官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就这么丢了,都是奸臣害的!”
后来他就跑到煤山,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了,才34岁。死前在衣服上写了段话,大概意思就是:我当了17年皇帝,虽然勤勤恳恳,但国运到这步了,都是奸臣误国,害得京师被破,我没脸见祖宗,脱了衣服帽子,头发遮脸,随贼人处置我的尸体,但别伤百姓。
张廷玉在《明史》里记了这段话,挺详细的:“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生前没给自己修陵,死后呢,李自成的大顺军发现尸体,把棺材抬出东华门示众。后来用柳木棺装上,刷了红漆,还给他换了翼善冠、衮玉和渗金靴。但当时战乱,没钱厚葬,有个叫赵一桂的昌平州吏目,就去找当地有钱人募捐,凑了钱才把他厚葬了。最后李自成下令,把他和田贵妃合葬在一起,因为崇祯自己没修陵。
清军入关后,顺治为了拉拢人心,拨了银子按皇陵规格给他修陵,改名叫“思陵”,就是明十三陵里的一个。顺治还下了严旨催着修,说“思陵作速经营,已奉有旨,该监何得玩泄?……如再延诿,定行重治”,后来乾隆年间又修了几次。
崇祯这一辈子,算是把“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践行到底了,他有志向,想好好干,事必亲为。但可惜没治国的好办法,也不会用人,后期还猜疑、严苛,动不动就杀人,到后来身边都没人能用了。要说勤政,明太祖之后,大概也就数他了,史书说他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