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最后一名大将-奈何崇祯不信任他 (明朝最后一名大将)

说是明朝大家首先想起的是什么,朱元璋,魏忠贤,郑和下西洋,还是它废除的旧政建立的新政,不管是什么明朝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朝代,它不仅仅是在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统一王朝,更重要的事这个朝代涌...

admin

说是明朝,大家首先想起的会是什么呢?朱元璋?魏忠贤?郑和下西洋?还是那些废除的旧政、建立的新政?不管怎么说,明朝本身就够传奇的——它不仅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更重要的是,这朝代冒出来的能人实在太多,一个个都用自己的一生,给明朝这段历史添了把火。

明朝最后一名大将-奈何崇祯不信任他 (明朝最后一名大将)(图1)

今天要说的这位,叫孙传庭,是个儒生。说到儒生,每个人脑子里可能冒出的画面不太一样,但说白了,就是尊崇儒家那套学说的读书人。那明朝读书人海了去了,为啥孙传庭能特别有名?首先吧,他书读得是真不错,在明朝那就是进士级别——放到现在,差不多就是通过了各省选拔、再冲进全国统考,最后还挤进殿试的那批人,要是殿试第一,那就是状元了。

不过这哥们儿,能力是有了,但运气差了点。那时候他看不惯魏忠贤,直接辞官回家,暂时不当官了。后来呢,因为脑子活、会谋划,一个读书人就被临危受命,拉去带兵打仗了。翻翻他的履历,一辈子主要成绩都在战场上,这事儿现在想想都觉得挺厉害,但也替他可惜——毕竟他可能更想安安心心搞学问。

虽然以前没打过仗,但书本知识攒得多,他自个儿一套作战策略还真管用。就是这么个书生,愣是打了不少胜仗,比如干掉闯王高迎祥,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可当时的皇帝压根不觉得这有多了不起,在他心里,当官就得给朝廷卖命,打了胜仗更不能翘尾巴,就因为这么个爱猜忌的性子,最后把孙传庭给坑了。其实啊,明朝那时候,早没朱元璋在时的那股子统一和繁华劲儿了,内忧外患不断,国家想打仗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有能力的人再多,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回天,有没有个明君,本身就是国家能不能繁荣的前提条件。

失去民心,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了。孙传庭就是最好的例子——能文能武,这种本该被皇帝重用的人才,可自古皇帝就忌惮军事太厉害的人,他哪能有啥好下场?他死后没多久,明朝也跟着亡了。所以说啊,当领导的得理智点,底下的人才能死心塌地跟着干。

最后孙传庭的故事告诉我们,国家有难的时候,不管是匹夫还是读书人,都得站出来拼一把。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嘛。孙传庭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结果好坏另说,但他这一路走得够硬气——为了国家安宁,牺牲小我,战场上提着刀剑拼命。明明是个书生,偏要扛起刀剑保卫家国,这么个人,注定得被记在史册上,是明朝那个时代,让人忘不了的一个厉害角色。


上一篇: 他的尸体是谁给安顿好的?-崇祯皇帝自尽后 (他的死是) 下一篇:崇祯有挽救大明江山的机会吗-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大唐的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