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上第一位太子-赵元僖是什么人 (宋朝第一)
皇太子是中国古代对皇帝之位继任者的专属称谓,能被册封为太子的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由于太子的身份比较敏感,所以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皇帝往往不册封太子,比如从唐末到...
皇太子啊,说白了就是皇帝指定的接班人,古代这身份,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呢,太子这位置太敏感,有些时候皇帝就是不急着册封。比如从唐末到宋初这一百多年,皇帝换了好几个,愣是一个太子都没出现过。直到宋朝立国,第二任皇帝宋太宗在位时,才出了自唐末以来的第一个太子——赵元僖。
宋太宗有9个儿子,赵元僖排老二,上面还有个嫡长子赵元佐。按理说,皇位这事儿跟老二关系不大,可一旦沾上皇权,哪还有简单的事儿?
赵元佐这小子,聪明机灵,好多地方都跟他爸宋太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特别得太宗喜欢。不过呢,赵元佐有个地方跟他爸完全不一样——他为人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宋太宗可是玩权术的老手。当然,这性格差异也不影响太宗疼他,可正是这刚正不阿的劲儿,最后把他给坑惨了。
宋太宗这皇位啊,大家都知道,是从他哥赵匡胤那儿“拿”过来的,过程那叫一个扑朔迷离。为了找个说法,他继位时抛出了“金匮之盟”,意思就是老赵家皇位不传儿子,传兄弟,兄弟没了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这么来回倒腾。按这说法,宋太宗的第一继承人就不是他儿子赵元佐,而是他四弟赵廷美。可实际上,宋太宗压根就没打算把皇位给弟弟。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魏王赵廷美莫名其妙卷进了一场篡位阴谋。当时满朝文武躲赵廷美躲跟躲瘟神似的,就赵元佐站出来给四叔说情。不过这事儿其实是宋太宗一手策划的,哪有妥协的余地?赵廷美被赶到西京(今洛阳)当留守。没多久,宋太宗又说他不思悔改,削光官职,让他全家搬到房州。984年,赵廷美在房州又气又恨死了,才38岁。
赵元佐听说四叔死了,整个人突然就变了,动不动就拿刀砍人,所有人都知道——这小子疯了!按理说,家里出个疯子,谁高兴得起来?可对赵元僖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赵元佐原本是公认的继承人,既然疯了,皇位肯定不能传给他,那老二赵元僖不就顺理成章接盘了?
果不其然,赵元佐一疯,赵元僖的地位噌噌往上涨。宋太宗把以前对赵元佐的所有期望,全挪到赵元僖身上了。雍熙三年(986年),赵元僖被封为开封尹兼侍中,进许王,加中书令。这一堆头衔里,最扎眼的其实是开封尹——从五代到北宋,开封尹基本就是皇帝登基前的标配,宋太宗这意思,不就是明摆着说他是继承人嘛!
可谁也没想到,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己亥这天,赵元僖突然暴毙,才27岁!当年赵元佐发疯,宋太宗已经够难受了,现在赵元僖也没了,他直接伤心得不行。史书说太宗“悲泣达旦不寐”,就是哭了一整夜没睡。为了表达思念,太宗还破天荒追封赵元僖为皇太子,谥号恭孝。这么着,赵元僖成了宋朝历史上第一个太子。
不过啊,事儿到这儿还没完。赵元僖死得太蹊跷了,宋太宗让亲信太监王继恩去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具体啥内容没细说。但太宗知道结果后,突然不哭了,反而怒了!他下令把赵元僖的宠妾张氏绞死,还把张氏父母的坟给刨了。赵元僖身边的亲信全被停职免职,追封太子的典礼也无限期停了,最后只按一品卤簿下葬。问题来了,这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翻脸了呢?
按宋朝官方说法,是赵元僖的爱妾张氏太嚣张,打奴仆打出了人命,而且她爹妈的墓修得超过礼制。可对皇亲国戚来说,这些算啥大事?宋太宗至于发这么大火吗?再说了,就算张氏有罪,罚她不就完了?干嘛把赵元僖的亲信全收拾了?还停了太子的册封典礼?所以这说法,明显说不通。
虽然宋朝史料没给更多证据,但咱们有理由猜,赵元僖很可能卷进了篡位阴谋。也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为啥宋太宗对爱子突然又悲又怒。当时赵元僖已经是公认的继承人,可皇位没到手都不算数,他说不定想学他爸,搞个“烛影斧声”那样的戏码,然后以继承人身份登基。结果一场意外,美梦泡汤了。也让搞了一辈子阴谋的宋太宗,尝到了晚景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