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曹操和孙权都损失了哪些大将-襄樊之战蜀汉这边关羽战死 (曹操和孙权都是坏人)

还不知道,襄樊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襄樊之战关羽战死,那么曹操孙权,都死了哪些大将?,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这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称赞关羽的诗句...

admin
最近刷到襄樊之战的帖子,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关羽在那场仗里战死了,那曹操和孙权那边,又折损了多少大将?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罗贯中给关羽写的这句诗,真是把猛劲儿写绝了。 关羽这号人物,民间都叫他“关公”,清朝雍正年间还被封了“武圣”,跟孔子的“文圣”平起平坐。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他都是三国里响当当的猛将。

可就是这么个狠角色,在襄樊之战里栽了,最后战死了。他这一死,刘备的左膀右臂少了一只,蜀国元气大伤,后来的衰落早就埋下伏笔了。

不过这场大战,难道就蜀国一家损失惨重?曹操和孙权那边,就没折损大将?说出来可能有点打脸,但他们其实也没讨到好。

先说说关羽怎么死的吧

襄樊之战打起来是公元219年,那时候天下三分,刘备刚打赢曹操,拿下汉中,形势一片大好。刘备一看机会来了,肯定想趁热打铁啊。

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刘备就想趁着士气正盛,继续打曹军,为以后干掉曹魏铺路。于是派了二弟关羽去襄樊,打驻守在那儿的曹仁。

关羽有多猛不用多说,要是按计划来,襄樊早就是蜀国的了。可魏国也不是吃素的,兵强马壮粮草多,还拉上了早就跟刘备翻脸的东吴,俩人联手对付蜀国。

这下关羽麻烦大了,对手不光是打了好几年的曹魏,还有个知根知底的盟友东吴。两家联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难道关羽没发现情况不对?当然不是。老将了,肯定知道襄樊危险。但关羽这人,太骄傲了。以前刘备封汉中王,让他当前将军,黄忠当后将军,黄忠年纪大,关羽就不乐意,说“大丈夫不跟老兵同列”,劝了好久才答应。

这性格往小了说是孤傲,往大了说就是轻敌!结果关羽真没防后路,虽然靠汉水涨潮打了曹仁,却被东吴偷了后路,腹背受敌,最后败走麦城,让人给杀了。

再看看东吴,损失也不小

这场仗里,除了关羽,还有吕蒙、陆逊、朱然、蒋钦、潘璋、曹仁、于禁、庞德、徐晃、满宠一大堆名将。结果这么多大人物凑一块,就为了抓一个关羽,这阵仗够大的!

虽说魏吴联手赢了,还干掉了刘备的虎将,但他们就没损失?怎么可能!先说东吴,为了打蜀国,孙权把精锐都派出来了,结果损失惨重,估计他们自己都后悔了。

东吴第一个折损的大将,就是号称“东吴第一武将”的吕蒙。他早跟着姐夫邓当,后来跟孙策打仗,以勇猛出名。姐夫死后他接过人马,很快被孙权重用,打黄祖、攻夏口,立了不少功。

江陵之战里,他切断关羽退路,功劳特别大,孙权要封他南郡太守、孱陵侯,还要给好多金银珠宝。结果旨意还没下,吕蒙就病死了。

除了吕蒙这个“顶梁柱”,蒋钦也没了。这人可能没其他名将那么出名,但也是东吴的猛将。讲信用、性格豁达,之前打会稽、豫章、黟贼都出过力。所以东吴虽然赢了蜀国,损失也不小,毕竟“千金易得,名将难求”啊。

再说说曹魏,他们的损失比东吴还大

东吴伤元气,曹魏更惨!第一个死的就是被关羽干掉的庞德。他是西凉人,跟过马超,后来投奔曹操,从“立义将军”做起,武艺跟黄忠、于禁一个级别。罗贯中说他“威武不能屈,节操不能改”,评价很高。

他跟关羽打的时候,用拖刀计放冷箭,射中关羽额头,逼得蜀军退了。后来被关羽水淹七军抓住,庞德宁死不降,不像于禁那样跪地求饶,真是硬骨头。

除了庞德,曹操还死了夏侯存、于禁、董衡、董超这些人。夏侯存打不过关羽,一回合就被砍了。于禁投降了,虽然回了魏国,但曹丕骂他没有骨气,最后气死了。

所以说,曹魏这仗打的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五”,比东吴还惨。就算赢了蜀国,也没得到啥实际好处,连让蜀吴翻脸的荆州,都被东吴拿走了。

这么一看

襄樊之战,蜀国没了关羽,吴国没了吕蒙,魏国没了庞德……三国局势又变了,后来的大变局早就埋下伏笔了。要说得失,蜀国输了,魏吴赢了,但他们就真赢了?天下就归他们了?蜀国就真不行了?其实未必。

说白了,得失都是相对的。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祸福相依。看待事情得全面点,长远点,别为一时的得意高兴,也别为一时的失败灰心。往前看,才能赢。


上一篇: 关羽败亡之事-是因为诸葛亮在制定战略时的失误吗 (关羽败亡之事是哪一集) 下一篇:三国时期隆中对与榻上策都是谁的提出的 (三国时期隆中属于哪个郡)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