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蜀汉真的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吗 (这种说法到底是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的历史上,如果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话,我们就以大一统皇朝为正统,周边的武装势力也罢,小国也好,通通都算割据政权,而当一个一统皇朝突然崩...
要说中国历史里,但凡是个大一统的王朝,那正统肯定就是它了,周边那些武装势力、小国啥的,都算割据政权。但如果一个一统皇朝突然崩塌开始分裂,那谁在割据争权、谁是王朝正统,可就真不好说了。

不过这问题有时候也没那么好解决,要是分裂得太彻底,那谁都觉得自己是正统,不管你是谁建的政权,都能掰扯两句。很多人看《三国演义》都觉得,蜀汉才是三国正统,这说法对不对呢?

其实这问题吧,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毕竟三国最后都归了晋,严格来说,三国时期要么是上一个朝代的延续,要么是下一个朝代的启下。那谁是正统,就得看谁是延续者,谁是启迪者。这么看的话,魏国才该算正统。到了曹丕篡汉这里,得注意,是“篡”,不是“代”。

虽然汉献帝刘协是无奈还是无所谓不好说,形式上搞了三次禅让,还整了个禅让仪式,按理说法律程序走完了,责任也尽了,那自然就该接汉朝的国家权力,成为“正朔”。那这时候正统反倒该是蜀汉了(毕竟刘备都自称汉昭烈帝,是奉诏延续汉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