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赫尔德的作品有哪些-赫尔德对德国文学有什么影响 (赫尔德的小说)

约·高·赫尔德,1744—1803,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隆根,出身平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761年,他的聪明和苦学受到一位俄罗斯军医的赏识,翌年他被那位军医带到昆尼希堡...

admin
约·高·赫尔德(1744-1803)这人,出生在东普鲁士的莫隆根,是个平民出身。1761年,他的聪明劲儿和刻苦劲儿被一个俄罗斯军医看上了,第二年就跟着军医到了昆尼堡,进了大学学医。不过吧,他对医学好像不太感冒,没多久就转去学神学了。 当时昆尼堡大学有康德讲课,特别是那些自然科学讲座,给他印象挺深;不过还有个叫哈曼的,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先驱,也在昆尼堡。这老兄的文章和气质,给年轻的大学生赫尔德留下的印象,比康德还深呢。 1764年,他去了里加,在那儿待了五年。这五年是他创作力蹭蹭涨的时候,写了不少东西。早期的两部重要著作,《论现代德国文学的断片》(1767)和《批评之林》(1769),就是这时候写完的。这两本书让他稳稳在德国文坛站稳了脚跟,也给后来的狂飙突进运动做了理论铺垫。 1770年,他为了治眼睛去了斯特拉斯堡,刚好碰上在那儿上大学的歌德。俩人这一认识,直接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开始了。 1771年,他在毕克堡当宫廷牧师,待了五年。这五年正好是狂飙突进运动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大串重要文章,什么《论语言的起源》(1770)、《论莎士比亚》(1771)、《论莪相和古代民族诗歌的通讯选》(1773)、《人类历史的最古老文献》(1774)、《谈人的灵魂的认识和感觉》(1774),还有《也是一种对人类进行教育的历史哲学》(1774),等等。这些文章里他对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的新想法,让他成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头儿。 1776年,歌德给推荐了一下,他就去了魏玛,当教会总监、首席牧师。之后就一直住在魏玛,直到去世。在魏玛的这些年,就是他的成熟期。 1778年,他把自己收集的民歌出版了(1807年再版时改名叫《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后来他还写了《诗歌艺术对古代和现代民族中的习俗的作用》(1781)、《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1784-1791)、《促进人性的通信》(1793-1797)这些书。 赫尔德虽然也写过诗歌、剧本、游记什么的,但成就一般。他的主要成绩还是在哲学、神学、历史、语言、文艺理论这些领域里,特别是对民歌的搜集、整理和提高,这点特别值得说说。 哲学思想上,赫尔德觉得吧,所有东西都有朝着某个最高目标发展的趋势。历史和自然界里,一切按自己的规律,在特定条件下发展。历史的规律,其实也是自然的规律。这规律藏在对抗的自然力作用里,搞自然研究的已经从有机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中发现了它,搞历史的就得从人类的精神奋斗里找这个规律。历史嘛,其实就是人性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追根溯源,他说一切都来自神,神是所有东西永恒的根本,世界的规律和秩序就是神的力量和理智的表现。 人道主义在他思想里特别重要,是他的哲学出发点。他说哲学要想对人有用,就得把人当中心。他觉得人道主义就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人们互相友爱,不互相害怕,人的才能能自由发展。 从人性发展不可抗拒这点出发,他得出结论:不管暴君还是传统,都挡不住人性发展。要是真被挡住了,那就得对暴君用暴力,革命是社会发展中少不了的一环。 后来赫尔德的哲学评价很高。有学者说黑格尔的哲学,不过是用形而上学的语言把赫尔德的学说翻译了一遍。费尔巴哈在《论死与不朽》里,还叫他老师,说他是“人的传道士和预言家”。 赫尔德的文艺思想,早期讲文学的那些书里,就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要求,还说了他怎么看待人和现实的关系。他觉得世界就是历史,人是历史里的存在;从现实中直接得来的经验,是一个真正有人尊严的存在、活动和搞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前提。 这就说到天才了。他觉得天才就是创造性艺术家的标志,是有创造力的人的代表,是“第二个普罗米修斯”,是“人世间真正的神”。这些人不受传统和陈规的束缚。但也不能因此说艺术没规律啊。 赫尔德觉得任何艺术都有普遍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基于它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所有艺术规则都只特定时空有意义。希腊悲剧的三一律,不是希腊的艺术规律,是它的自然规律;莎士比亚那种完全不一样的形式,也只是他那个时代历史条件下的自然表现而已。

约·高·赫尔德(1744—1803)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隆根,出身平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761年,他的聪明和苦学受到一位俄罗斯军医的赏识。翌年他被那位军医带到昆尼希堡,进入大学学习医学。但他不喜欢医学,不久改学神学。

时值昆尼希堡大学任教的康德的讲座,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讲座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狂飙突进运动理论上的先导哈曼当时也在昆尼希堡,他的文章和气质给这位青年的大学生留下的印象比康德尤为深刻。

赫尔德的作品有哪些-赫尔德对德国文学有什么影响 (赫尔德的小说)(图1)

1764年赫尔德前往里加,在那里工作了五年,这是他创作力迅速成长的年代,著作甚丰。他完成了他早期的两部重要著作《论现代德国文学的断片》(1767)和《批评之林》(1769)。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他在德国文坛上的地位,为狂飙突进运动在理论上做好了准备。

1770年他为了医治眼疾前往斯特拉斯堡,在这里他同正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求学的歌德结识,这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

1771年他在毕克堡任宫廷牧师,度过五年时光,这正是狂飙突进运动的高潮时期,他写出了一系列重要文章《论语言的起源》(1770)、《论莎士比亚》(1771)《论莪相和古代民族诗歌的通讯选》(1773)、《人类历史的最古老文献》(1774)、《谈人的灵魂的认识和感觉》(1774)以及《也是一种对人类进行教育的历史哲学》(1774)等。

他在这些文章所表达的对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的新见解,使他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

1776年,由于歌德的荐举,他任魏玛的教会总监、首席牧师。此后,他一直定居魏玛,直到逝世。在魏玛的年代是他的成熟时期。

1778年他出版了自己所收集的民歌(1807年再版时,题为《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此后他还发表了《诗歌艺术对古代和现代民族中的习俗的作用》(1781)、《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1784—1791)和《促进人性的通信》(1793—1797)等。

赫尔德虽然在不同时期写过诗歌、剧本、游记等,但成就不大,他的建树主要是在哲学、神学、历史、语言、文艺理论的领域里,他对民歌的搜集、整理和提高方面的贡献尤为值得人们称道。

在哲学思想上,赫尔德认为所有的存在都有着向一个最高目的发展的倾向,在历史和自然界中,一切都按着固有的规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发展。历史的发展规律基于自然的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隐藏在对抗性的自然力的作用之中,自然研究者已经从有机物不断地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中认识了这个规律,历史研究者就要在人类的精神奋斗中去展示这个规律。历史就是向着人性的不断发展。为了追本溯源,他提出一切都发自神,神是一切事物的永恒的无尽的根本,世界的规律性和秩序是神的力量和理智的表现。

人道主义在赫尔德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他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他说,哲学要想有益于人,那它就应当把人作为它的中心点。在他看来,人道主义体现了一种社会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人相互友爱,而不是相互畏惧,人的才能能自由地得到发展。

从人性的发展是不可抗拒这一前提出发,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任何暴君和传统都不能阻止人性的发展,而如果它受到了阻止,那对暴君采取暴力是必要的,革命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赫尔德的作品有哪些-赫尔德对德国文学有什么影响 (赫尔德的小说)(图1)

赫尔德的哲学思想在后世受到高度评价。有的学者称黑格尔的哲学只不过是用形而上学的语言把赫尔德的学说翻译过来而已,费尔巴哈在《论死与不朽》一书中,把赫尔德称为他的老师,是“人的传道士和预言家”。

赫尔德的文艺思想,特别是在他早期的一些论述文学的著作中,表达了狂飙突进运动的要求,提出了他的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总体概念。把世界理解为历史,而人是历史的存在;从现实那里直接获得的经验是一个真正的有人的尊严的存在、活动和进行艺术创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这里接触了天才的问题,他认为天才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家的特殊标志,是有创造力的人的代表,是“第二个普罗米修斯”,是“人世间真正的神”。他们不屈从于任何传统的桎梏和各种陈规的束缚。然而并不能由此得出艺术没有规律的结论。

赫尔德认为任何艺术都有普遍的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是基于它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之上的。这样,一切艺术的规则都只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了。希腊悲剧所遵循的三一律不是希腊的艺术规律,而是它的自然规律,莎士比亚的完全异样的形式只是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的表现而已。


上一篇: 十二条款-德国农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十二德的内容) 下一篇:克洛卜施托克-德国诗人-对歌德和狂飙突进运动影响甚巨 (克洛卜施托克 救世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