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唯独关羽被后人所敬仰呢-三国很多武将 (为何唯独关羽没有武功)
手拿青龙偃月刀,喊着响亮的口号,前方敌人你报上名,有能耐你别跑,身九尺、鬓二尺、红脸丹凤眼、须有卧蚕眉,这是三国时期的鼎盛武力,常山赵子龙的好兄弟关羽,关羽字云长,是五虎之一,早年与刘备桃园三结义,是...
手里提着那把青龙偃月刀,站在阵前喊一嗓子“前面那谁,报上名来,有种别跑!”,身量九尺多,鬓角两尺长,红脸膛,丹凤眼,卧蚕眉,这阵仗,三国里除了常山赵子龙的好兄弟关羽,还能有谁?
关羽字云长,五虎上将里排前几的猛人。早先跟刘备在桃园磕头结拜,成了过命的兄弟。刘备刚起兵那会儿,他就跟着,全国各地跑着打仗,仗打得多,功劳也攒了不少,后来被后人捧成了“武圣”。
关羽这辈子最让人念叨的,就是个“义”字,“义薄云天”说的就是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建安五年,曹操打刘备,刘备脚底抹油跑了,让人逮住的是关羽。曹操一看关羽,眼睛都直了,觉得这哥们儿活脱脱就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有本事,讲义气。于是对关羽好得不行,高官厚禄往上堆,就想让他留下来给自己干活。关羽这人吧,讲情义,不能白吃白拿曹操的,于是就有了“阵斩颜良,解白马之围”那事儿,帮曹操立了大功。

曹操欣赏关羽那是真没话说,为了搞明白关羽到底咋想的,还专门派张辽去问。关羽就实话实说,句句不离情义:“曹公待我这么好,我记着呢。可我跟刘备发过誓,要同生共死,所以不能久留。我多帮曹公干点活,报了恩就走了。”后来关羽真立了大功,曹操又给他升官加薪,把能给的都给了,可关羽还是走了。曹操知道后,直夸关羽不忘初心,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估计曹操心里也憋屈,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说不定还偷偷嫉妒刘备,为啥关羽的生死之交不是自己呢。

还有个小插曲,建安三年,关羽打下邳之前,好几次跟曹操提,打下邳后要把吕布手下秦宜禄的老婆杜氏给他。曹操一开始没当回事,满口答应了。结果关羽老提,曹操反倒好奇了,跑去一看杜氏,嘿,这一看就反悔了,自己把杜氏留下了。这事儿曹操干得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抢张绣的婶婶,结果张绣怒了,曹操的长子、侄子还有大将典韦都死在那场乱仗里。一年后曹操又来这套,说不定关羽后来为啥不领曹操的情,拍拍屁股就走了,跟这事儿也有点关系吧?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里,把这事儿更神乎其神了。关羽听说刘备被人欺负,跟曹操说要走,曹操躲着不见他。关羽急了,自己就开溜,没批假条啊,这一路上关卡多,他愣是凭自己一个人,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回到了刘备身边。
关羽这股子忠义劲儿,当时所有人都佩服。后来各朝各代的皇帝都觉得他是忠义的好榜样,给他修关帝庙,定期祭拜。老百姓也敬他爱他,香火一直不断,到现在还有人拜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