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恨北宋没有第二个曹后-宋朝传奇皇后曹皇后是怎么垂帘听政的 (爱恨北宋)

那是个不寻常的夜晚,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仁宗...

admin

1048年正月十八的晚上,宋仁宗正歇在皇后宫里,突然一声惨叫把夜空撕了个口子——侍卫叛乱,杀进后宫了!这把文治皇帝吓得够呛,倒是曹皇后先稳住了神,赶紧吩咐侍卫守好宫门,护着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准备救火。她这手真挺绝,叛贼想烧宫的计划就这么泡汤了。

就这么一夜,曹皇后在史书里算是立住了——一个有胆识的传奇皇后。

第一次变法的旁观者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太后一死就被废了;第三个张贵妃,得宠却早死,仁宗追封她为后;真正陪了他大半辈子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曹皇后的出身在宋朝皇后里算顶好的了,她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平时她挺温柔简朴,最爱带着宫女妃嫔在宫里种庄稼、采桑养蚕,跟个农妇似的。也就“夜半平宫乱”那会儿,才露了将门之后的胆识,把仁宗都看愣了。

不过娘家太显赫,对皇后未必是好事。外戚干政,哪个皇帝都防着。曹皇后熟读史书,不想重演娘家悲剧,一辈子没单独见过娘家人,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册封当天,她叔叔曹琮就上奏辞赏:“我是皇后亲戚,不能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了军职。

恨北宋没有第二个曹后-宋朝传奇皇后曹皇后是怎么垂帘听政的 (爱恨北宋)(图1)

朝廷里曹家没高官,后宫里曹皇后也没争过宠。张贵妃仗着得宠有点飘,想借皇后的仪仗出游,曹皇后也没拦着。结果张贵妃回去跟仁宗显摆,仁宗反而把她骂了一顿,说不懂规矩。

可一到国事上,曹皇后就较真了。平宫乱后没多久,仁宗想在宫里再办一次灯会,重温元宵气氛。曹皇后觉得浪费,还怕百姓说闲话,硬是劝仁宗取消了。后来她跟孙子神宗回忆:“以前听到民间疾苦,我肯定告诉皇帝,仁宗听了常下赦令。”

范仲淹搞的“庆历新政”,仁宗挺支持。曹皇后当时提过反对意见,但大体上,她就在旁边看着,挺清醒的。大变法闹得人心惶惶,新党旧党吵翻天,仁宗怎么稳住朝局,她都看在眼里,这成了后来她劝神宗变法的经验。

脆弱皇权的保护者

1063年,仁宗死了,英宗继位。

但皇权交接哪那么顺利?仁宗没儿子,继承人悬了好多年,皇族和大臣们明里暗里各有小算盘。英宗赵曙从小被曹皇后养在宫里,一直卡在太子位边缘,就算仁宗晚年定了他,这位置也不稳。结果就靠两个人,稳住了这摊子事: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刚升太后的曹氏。

p> 仁宗咽气时曹皇后就在身边。大家哭天抢地,她忍着泪下令封锁死讯,宫里所有人都装作仁宗还活着的样子。

这秘密捂到第二天早上,韩琦进宫。两人安排妥当,才公布仁宗驾崩、英宗即位的消息。

p> 可事情没完,英宗病了。

p> 这皇帝在宫里提心吊胆十多年,登基后压力太大,精神失常了。仁宗大殓那天,他疯疯癫癫跑来跑去,丧礼都办不成。韩琦没办法,只能请曹太后垂帘听政。

p> 跟那些爱垂帘听政的太后不一样,曹后受仁宗影响大,觉得“天下事不能光一个人说了算”。大臣拿不定主意找她,她就召集大家一起商量。对她来说,垂帘不是享权力,是担责任。

p> 垂帘一年,朝政没乱。英宗病好了,她才还政,又躲回深宫。

p> 第二次变法的平衡者

p> 北宋后宫里,真正能插手政治的,基本都是当太后的时候。

p> 当妈的曹后其实挺难过。英宗就当了四年皇帝,死了,感觉她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但英宗皇位稳了,给年轻的神宗铺了路。神宗是英宗独子,没竞争压力,又得祖母教着,心里全是蓝图,想搞个盛世强国。

p> 曹后看着孙子登基,本来挺欣慰。可没过几天,她就懵了——这孩子居然跟当年被仁宗冷落的王安石一拍即合,要搞变法。

p> 恨北宋没有第二个曹后-宋朝传奇皇后曹皇后是怎么垂帘听政的 (爱恨北宋)(图1)

p> 朝里还有“庆历新政”的老臣呢,但那批人吃过激进改革的苦,也见过仁宗温和路线的好,所以王安石更激进的方案,他们根本不买账。

p> 神宗和王安石这下孤立了,只能找新人。可这些人里,不少是钻空子捞油水的,为了升官不择手段。变法就这么卡住了——大臣反对,百姓也反对。

p> 王安石放了个大招,喊出“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这下朝廷炸锅了,全是一边倒的声音,听不得不同意见。

p> 深宫里的曹后,最怕“一言堂”。政策改一时没关系,政风坏了可就后患无穷。她终于忍不住了:“新法有毛病啊,民间现在怨声载道,青苗法、募役法都快把人逼疯了,皇帝你真不管?”说着说着就哭了。

p> 政策劝不住,曹后就开始管人事,想两边都保住,别让朝廷全倒向改革派。

p> 1079年,欧阳修、韩琦、富弼这些老臣因为反对变法被贬了个遍,接着就出了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苏轼因为诗里有几句不满改革的话被抓了。

p> 那年冬天,曹后快不行了,把神宗叫到床边:“当年仁宗考中苏轼、苏辙兄弟,高兴地跟我说‘皇后,我给子孙找着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么知道不是仇人陷害?就算诗写得不对,也是小错,不能伤了朝廷的中正之气。”

p> 苏轼由此得以保全。

p> 与此同时,曹后还跟神宗说王安石:“王安石是有才学,但仇人太多,你真爱惜他,不如让他先离京避避风头。”

p> 说完这话,曹后就在开封死了,变法的大幕也跟着落下了。

p> 曹后一辈子经历北宋两次变法。作为女人,她能做的有限,但当士大夫们为了自己吵翻天时,她深宫里却能两边保,给子孙留下不少人才。这份远见,后人没法忽视她对国家的长远贡献。

p> 六年后,神宗也死了,带着遗憾。哲宗即位,祖母高后垂帘。北宋没第二个曹后,高后没她那胸襟头脑,直接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把变法大臣全贬了。后来哲宗亲政,又反过来要恢复新政,可北宋也没第二个王安石。一来二去,朝廷里再也听不到不同声音,只有党争越打越凶,政策换来换去。

p> 亡国的钟声,已经慢慢敲响了。


上一篇: 拉活上梁山-宋江和吴用可是坑了不少人-你知道谁被最坑呢 (上梁山视频) 下一篇:要交两份税-宋朝这个村庄归两个国家管-人口却有增无减 (交两份个税违法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