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刘盟军中官职最高将领是谁-不是周瑜和诸葛亮 (孙刘联军)
想知道孙刘盟军中官职最高将领是谁吗?其实军衔最高的将军不是周瑜更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鲁肃与周瑜在赤壁之战进行期间,担任了实际的任务,其重要性远非诸葛...
孙刘盟军里官职最高的将军是谁?别猜了,不是周瑜,更不是诸葛亮,其实是鲁肃。
鲁肃和周瑜在赤壁之战那会儿,干的活儿实在,重要性比诸葛亮可大多了。诸葛亮那时候不光不是联军的统帅或军师,连刘备的军师都不是——他当刘备的军师将军,那都是帮刘备打下成都之后的事了;他受封“军师中郎将”,也得等赤壁打完,刘备攻下湖南那四个郡以后。
周瑜在赤壁之战时,是孙军的“左部督”,跟“右都督”程普平级。
不过总指挥官其实是孙权自己,只是他没在前线罢了。
更别提什么“孙刘联军统帅”了,两边各打各的,就只是并肩作战而已。
论军阶,周瑜那时候也就比校尉高一级,比将军低一级,是“建威中郎将”;程普是“荡寇中郎将”;刘备早就已经是“左将军”了(孙权是“讨虏将军”)。
说兵力,刘备和刘表大儿子刘琦各有一万兵,周瑜和程普加起来号称三万,其实也就两万出头,可能还不到两万(后来周瑜箭伤死了,他手下全部“士众”才四千多人,孙权直接让鲁肃接管了)。
鲁肃在赤壁之战前后都特重要,他是“赞军校尉”,官职比周瑜、程普这两个中郎将低,但少了他在中间协调可不行。周瑜年轻,程普年纪大,程普一开始还挺不服周瑜的,这次一起打曹操,俩人才成了铁哥们。
鲁肃不光协调周、程,还是孙军和刘军之间的“联络官”。没有他,这仗真没法打——曹操兵那么多,孙刘加起来才这么点人,要是不联合,不更完蛋?
鲁肃的大帮手,其实是刘备那边的诸葛亮。俩人政见想法完全一样,虽然各保其主。公事上都觉得必须孙刘一致行动才能抗住曹操,私底下,鲁肃和诸葛亲哥诸葛瑾也确实一直是最铁的朋友。
孙刘两边这次都是死里求生,猛将全上了。孙方除了周瑜、程普,还有韩当、黄盖、凌统、吕范、周泰、甘宁、丁奉、吕蒙,人才是真多;刘方呢,就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马超这时候还没跟着刘备)。
关羽当时地位已经很高了,官拜“偏将军”,爵位是“汉寿亭侯”,这官这爵,都是当年他杀了颜良,曹操赏的。
张飞地位就低多了,只是个“中郎将”,这军阶也是曹操给的——那时候他跟着刘备,被吕布赶出小沛,投奔曹操的时候。
赵云当时的官位不太好考,《三国志》里说他替刘备管骑兵部队,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骑兵团团长。他那时候可能已经是中郎将,或者只是个校尉也说不定。
周瑜得等打完赤壁之战,才被孙权升为“偏将军”;关羽那时候就被刘备从“偏将军”改成“荡寇将军”了。
孙方这边,打完赤壁之战,程普先升了“裨将军”,后来又升了“荡寇将军”。
韩当在孙策的时候就是个校尉(先登校尉),赤壁之战开始时已经是个中郎将了,要等到建安二十四年跟着吕蒙偷袭关羽的南郡以后,才升了偏将军。
黄盖在赤壁之战期间功劳最大,升得也快。刚开始打仗时他只是个“丹阳都尉”,打赢了之后,没经过校尉这一级,直接升了中郎将(武锋中郎将);后来又攻下了武陵郡,孙权再升他为“偏将军”。
孙方其他军官里,吕范的军阶最高。赤壁之战开始时,他是“征虏中郎将”;打完仗成了“裨将军”;再后来,升到了“平南将军”。
凌统一开始是“破贼都尉”,打完这场仗,升了校尉。
周泰、甘宁、丁奉这三个人当时的军阶都不算高。丁奉年纪最小,赤壁之战时不过是甘宁手下一个小将。
吕蒙啊,就是咱们读《三国演义》的人最不待见的那位——毕竟他后来害了关公。吕蒙确实是只懂军事,不懂政治,虽然业余读了几本书,但书真没念明白,完全搞不懂盟约必须信守、抗曹必须联刘的大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赤壁之战期间吕蒙也立了功。他那时候的军阶是“横野中郎将”,后来升了“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