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孙权时期周瑜的实权到底有多大呢 (孙权时期周瑜简介)

目前有关孙权时期周瑜职位很低的说法非常流行,而这种观点因被当作,职位高低与实权大小,无关的典型例子不断出现,更是误导了不少人,很多人不去考证周瑜的职位到底是不是很低,却不断强调职位高低与实权大小无关,...

admin

最近总看到有人说孙权时期的周瑜职位特别低,这话传得挺广,还被当成“职位高低和实权没关系”的例子,搞得好多人信以为真。其实吧,很多人压根没去查周瑜到底官职几何,一个劲儿强调“职位不代表实权”,结果越传越离谱,让人真以为周瑜在东吴就是个“小透明”。今天就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事。

孙权时期周瑜的实权到底有多大呢 (孙权时期周瑜简介)(图1)

先说清楚啊,“职位高低不代表实权大小”这话本身没错,但拿周瑜当例子,真的太不合适了。周瑜死得早,拿他死后才升官的人来证明他生前职位低,这思路就错了。周瑜209年打下南郡,被任命为偏将军那会儿,孙权还只是讨虏将军。同年刘备找孙权借南郡,孙权才被上表封为代理车骑将军、徐州牧。结果周瑜第二年就病死了,孙权都没来得及给他升官。那咱们就按周瑜去世前的时间线,看看当时谁官职比他高。

孙权自己,当时是代理车骑将军、徐州牧,之前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孙权的堂兄孙贲,官职是征虏将军、豫章太守,这个是朝廷直接任命的,不是孙权封的。

孙权的另一个堂兄孙瑜,是绥远将军、丹阳太守,估计也是朝廷任命的。

朱治呢,是代理的扶义将军、吴郡太守,注意只是“代理”,正式官职可能还不如周瑜的偏将军高。

周瑜自己,是右都督、偏将军、南郡太守。左都督是程普,当时是裨将军、江夏太守,程普是周瑜死后才升的荡寇将军。

还有偏将军贺齐,新都郡太守;偏将军董袭;裨将军吕范,彭泽郡太守;吕蒙当时可能是偏将军,也可能是横野中郎将,具体时间说不准;武锋中郎将黄盖,后来升了偏将军;张昭是抚军中郎将,韩当、徐盛、鲁肃这些人都是中郎将、校尉。

所以看周瑜去世前的官职,确实不是东吴第二,孙权的堂兄孙贲、孙瑜都比他官职高。但得注意,孙贲的征虏将军和孙权的讨虏将军一样,都是朝廷直接封的,孙瑜的绥远将军估计也是。孙权自己当时都只是杂号将军,他堂兄能当上杂号将军,那是朝廷或者曹操的意思,可不是孙权主动给封的。

再说朱治,只是代理的扶义将军,正牌官职可能还不如周瑜的偏将军高。而且不管是朱治,还是孙权的那些堂兄,都是镇守一方的太守,赤壁之战、南郡之战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在前线,不用听周瑜指挥。周瑜还有“都督”这个加官,能直接管同级将领。所以在荆州前线,论官职论权力,周瑜绝对是老大,那些裨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得听他的偏将军周瑜指挥。这哪是什么“官职小却能统领大官”的例子啊。

倒是诸葛亮,曾经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统领过已经是牙门将军的赵云入川,那才叫“低级军衔统领高级军衔”的典型。

孙权时期周瑜的实权到底有多大呢 (孙权时期周瑜简介)(图1)

本来就想说说周瑜的官职,结果评论区有人非说程普和周瑜官职一样,俩人都是总指挥,谁也指挥不了谁。行,那咱看看《三国志》原文:“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汇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看清楚“虽事决于瑜”,就是说“虽然拍板的是周瑜,但程普仗着自己资格老,又是都督,硬是不服,差点把事搞砸”。这下谁是主将,该听谁的,还用说吗?


上一篇: 他为何哭?-诸葛亮知道周瑜去世后是什么表现 (他为何哭红了眼) 下一篇:孙刘盟军中官职最高将领是谁-不是周瑜和诸葛亮 (孙刘联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