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译文-魏书·胡国珍传-节选自胡国珍传 (寒窑赋的原文及译文)
魏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南北朝时期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
二十四史里的《魏书》,是北齐魏收写的,记的是北魏从4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的事儿。全书124卷,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有些篇幅太长又分上下,实际131卷。
《魏书·胡国珍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父胡略,当过后秦渤海公姚逵平北府的谘议参军;父亲胡渊,给赫连屈丐当过给事黄门侍郎,后来做了河州刺史。北魏世祖打下统万城后,胡渊因归降有功被封了武始侯。太和十五年胡国珍袭了爵位,按惯例降成了伯。他女儿被选进后宫,生了肃宗,后来就是灵太后。灵太后掌了权,给胡国珍加了侍中的官,封安定郡公,还给了个宅子,赏赐了好多布帛、粮食、奴婢、车马牛。又追封胡国珍的老婆皇甫氏为京兆郡君,派了十户人家给她家守坟。
尚书令元澄上奏说,安定公地位尊、威望高,亲贤里都盯着他,该让他进宫参议大事。于是皇帝让他进宫裁决各种事务。没多久升了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还是照当,赏赐了好几万。胡国珍和太师高阳王雍、太傅清河王怿、太保广平王怀一起进门下省,一起管政事。皇帝下诏,按汉代车千秋的老规矩,给了他一辆人力车,从宫门到宣光殿能坐着进出,还备了案几和手杖。后来和侍中崔光一起给皇帝讲经,在宫里当值。胡国珍没多久上了个表,说刑法政务该怎么弄,皇帝都批了照办。熙平初年,升了司徒公,侍中还是照当,直接到他家宅子里授的官。灵太后、肃宗带着百官去他家赴宴,玩得特别开心。又追封京兆郡君(胡国珍老婆)为秦太上君。太后觉得太上君的坟太小太窄,又给扩大了,修了坟地门楼和碑。封胡国珍续弦梁氏为赵平郡君,他儿子胡祥的媳妇是长安县公主。
胡国珍年纪虽然很大,但特别信佛,经常斋戒干净,自己坚持礼拜。就算出门跟着,还能骑马稳稳坐着。神龟元年四月七日,他步行跟着自己建的佛像,从家走到阊阖门,走了四五里。八日又站着看佛像,到天黑才肯坐下。累着热着,就病倒了。灵太后亲自给他喂药做饭。十二日去世,享年八十岁。大鸿胪拿着符节给他办丧事。
太后回宫,在九龙殿穿丧服,肃宗穿小功服,在太极东堂哭灵。之前有巫师说要有灾祸,劝他用法术压一压,胡国珍不听,说吉凶都是注定的,只能修德行来化解。临终跟太后告别说:“你们娘俩要好好治理天下,得顺着万人的心意,别看大臣的脸色。”反复说了好几遍。又跟他儿子胡祥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死后别老像以前那样对他那么凶。”灵太后因为胡祥爱玩闹,老训他,胡国珍才特意这么说。
(节选自《魏书·胡国珍传》)
译文: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他祖父胡略,任后秦渤海公姚逵平北府的谘议参军;父亲胡渊,任大夏国君赫连屈丐的给事黄门侍郎,后来做了河州刺史。北魏世祖攻克统万城后,胡渊因归降有功被赐爵武始侯。太和十五年,胡国珍继承了武始侯爵位,按惯例降为伯爵。他女儿被选入后宫,生下肃宗,这个女儿就是灵太后。灵太后临朝执政后,加授胡国珍为侍中,封安定郡公,赐给宅第,赏赐了大量布帛、粮食、奴婢、车马。还追封胡国珍的妻子皇甫氏为京兆郡君,安排十户人家守墓。
尚书令元澄上奏说,安定公地位尊贵、德高望重,在亲贤中很有威望,应该出入宫廷参与商议国家大事。于是皇帝下诏让胡国珍入宫裁决各种事务。不久升任中书监、仪同三司,仍担任侍中,赏赐了数万财物。胡国珍与太师高阳王元雍、太傅清河王元怿、太保广平王元怀一起进入门下省,共同参与朝政。皇帝下诏依照汉代车千秋的旧例,赐给胡国珍人力车一辆,从宫门到宣光殿可以出入,并备了几案和手杖。后来与侍中崔光一起给皇帝讲授经书,在宫中当值。胡国珍不久上表,陈述刑法政务应采取的措施,皇帝下诏全部实行。熙平初年,胡国珍升任司徒公,侍中之职依旧,到他的宅第中授官,灵太后和肃宗率领文武百官到他家府上,大摆宴席,极尽欢乐。又追封京兆郡君(胡国珍妻皇甫氏)为秦太上君。太后认为太上君的坟墓低矮狭窄,便增高扩大,为之修建坟地门楼和碑表。封胡国珍的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胡国珍的儿子胡祥的妻子为长安县公主。
胡国珍虽然年纪很大,却十分敬奉佛法,时常斋戒洁净,坚持礼拜。即使是出入侍从,还能骑马稳坐马鞍。神龟元年(518年)四月七日,他步行跟随自己建造的佛像,从家中出发到阊阖门,走了四五里路。八日,又站立观看佛像,直到天黑才肯坐下。因劳累过度,身体发热,于是卧病在床。灵太后亲自侍奉他的汤药膳食。十二日去世,享年八十岁。朝廷派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
太后返回宫中,在九龙殿服丧,肃宗穿小功服,在太极东堂举哀。此前有巫师说将会有凶灾,劝胡国珍施行驱邪的法术,胡国珍拒绝不听,说吉凶自有定数,只有完善德行才能禳除。临终时与太后诀别说:“你们母子要好好治理天下,要顺应万民的心意,不要看大臣的脸色。”再三嘱咐。又对他儿子胡祥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死后不要像从前那样对他过分严厉。”灵太后因胡祥喜好嬉戏,时常对他加以严厉管教,胡国珍因此有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