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掌权多少年)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
刘裕都掌握大权了,为啥还要把司马懿的后代灭族?这问题估计不少读者都好奇,今天就来随便聊聊,给大家一个参考思路。
东汉末年那会儿,整个社会乱成一锅粥,汉王朝快兜不住了,权力空出来,曹、刘、孙三家就开始抢地盘,打了百年仗。谁也没想到,最后赢家居然是姓司马的。曹丕虽然称帝了,但他家基业后来被司马懿轻松端了,司马懿也没念旧情,把曹魏后人杀得差不多了。可天道好轮回,司马家后来也吃了这苦头。
后来晋朝也没撑多久,被刘宋收拾得差不多了。刘裕开国的时候基本已经大权在握,司马家那会儿也没啥威胁了,那他为啥还要赶尽杀绝呢?
刘裕的故事
刘裕建的刘宋王朝吧,在历史上存在感不算高,现在课本里都提得少,但这不代表刘裕是个普通人。他和刘备还挺像,都是汉朝宗亲,年轻时也卖过草鞋,后来日子过不下去了,就跑去东晋当兵。
作为大头兵,刘裕一开始和普通士兵一样,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不错了。为了多活几天,他只能拼命打仗,想着升官。后来当了小伍长,一次带着百十号人打退了敌军上千人好几次进攻,刘牢特别欣赏他,从此他就开挂一样往上走。

后来桓玄造反,刘牢之死了,东晋更乱了,刘裕明白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他带着部队干翻了桓玄,把权力攥手里了。可这时候他掌权了,目标就变了——要稳住这个权力。为了达到目的,他就开始对司马家后人下死手。
屠杀司马家族
司马家的人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试着反抗起义,但那时候司马家没啥实权,加上刘裕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文韬武略都比司马家强,起义一次就被压一次。之后刘裕干脆推翻东晋,自己当了皇帝,为了皇位坐得更稳,更要灭司马家了。
司马家虽然没实权,但当地还有些小官员支持他们,不少起义军也跟着司马家揭竿而起,刘裕绝对忍不了。他自己出身穷苦,不搞那些世家贵族的虚头巴脑,就一条:谁挡路就弄谁。这么着,他铁血镇压了各地内乱,总算坐稳了位置。
司马懿当年夺曹魏权的时候也够狠,把曹操后人杀得七零八落,曹家很多人只能隐姓埋名活命。要是司马懿还活着,看到刘裕这操作,不知道会不会感慨一句“天道好轮回”?等彻底解决了司马家的问题,刘裕就开始琢磨怎么治理国家了。
刘裕这个草根皇帝,一直知道老百姓的苦,所以刘宋干了件大事——废除门阀制度,重用寒门子弟。这操作为后来的科举制打下了重要基础。得了穷苦百姓的支持,刘裕也算成了老百姓口中的“明君”。

不狠难稳天下
封建王朝更替,就没不流血的,每次换朝代对中国影响都大。刘裕是从血里爬出来的,特别看重自己的位置,必须杜绝一切隐患。司马家后人就是个隐患,为了坐稳皇位,他就得把这隐患彻底铲除。
刘裕的能力没得说,战场上活下来还能当皇帝,心软的人肯定不行。他就是靠本事和狠辣才坐上龙椅的,也没啥妇人之仁。虽然他大权在握,司马家快没了,但这种风险他不能赌,所以杀光司马家也算情理之中。

刘裕这辈子基本没离开过战争,他从战争中发家,也从战争中稳住政权,军人的果决和狠辣刻在骨子里。他帮东晋平定了“六国之乱”,后来又平定了司马家几十年的内斗,要是他能就此收手,说不定能成历史上最大的忠臣之一。
可惜历史没如果,一个人手握绝对权力时,国家都快散架了,怎么指望他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忠臣?他有本事当皇帝,也不需要拿“忠臣”来给自己贴金。

后来的刘裕基本把司马懿的后代杀光了,剩下的一个子嗣被他控制着当傀儡皇帝。等刘裕自己当了皇帝,这个傀儡也没用了,最后也被杀了。到这儿,司马家后人就差不多被灭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