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竟然是...-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历史真相竟然是假的)
有句话叫,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说的是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又被认为是因疏忽大意刚愎自用而造成失败的典型事迹,先不提马谡,每次听说大意失荆州这句话,我自是愤愤不平,诸葛亮,隆中对,...
有句话叫“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说的是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这两件事,都说是因为疏忽大意、刚愎自用搞砸的。
先不管马谡。每次听说“大意失荆州”这句话,我就来气。

诸葛亮《隆中对》给刘备的战略构想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说白了,荆州和益州,就是蜀汉的左右手,少一个都玩不转。可当关羽把荆州弄丢了,刘关张一辈子在东汉末年折腾的王图霸业,一下子就成了笑话。
“大意失荆州”五个字,把锅全甩给了关羽的“大意”。好像之后蜀汉猇亭惨败、刘备死在白帝城、诸葛亮姜维北伐,都是因为关羽这次“大意”,整个蜀汉的悲歌,起点全在他身上。
我从来不信关羽是“大意”才丢了荆州,这话听着就不公平。
先看看荆州丢之前都发生了啥。
建安二十年,刘备占了益州,孙权就找他要“借”的荆州,刘备说等打下凉州再还。当然,这是《三国演义》里唱戏的桥段。
历史上压根儿就没“借荆州”这回事。东汉十三州,荆州那么大,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还有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东吴能把这么大地方借给刘备?
刘备从孙权那里换的,其实是荆州南郡的一小块,严格说也不能叫“借”,得叫“换”——刘备把某个地盘给孙权,孙权把南郡北边那块给刘备,各取所需。我琢磨着,刘备换来的就是“北南郡”。
后来孙权想把这“北南郡”要回去,刘备能答应?他又不傻。孙权又拿不出能满足刘备的好处,俩人就老摩擦。
建安二十年,刘备不还“北南郡”,东吴的吕蒙就动手,偷袭了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刘备气坏了,要亲自带兵去打孙权,关羽在荆州也盯着东吴,眼看要打起来。结果曹操后脚占了汉中,威胁刘备的西北,刘备怕两面受敌,只好跟孙权妥协,说荆州咱俩分了,暂时算了。
东南消停了,关羽守着荆州,刘备就腾出手跟曹操在汉中打了两年。刘备开头打得挺惨,直到黄忠斩了夏侯渊,赵云在汉水那边打了个漂亮仗,曹操才放弃汉中,刘备当了汉中王。
这时候,《隆中对》的设想算实现了:刘备在西北出汉中,关羽在东南出荆州,像螃蟹俩大钳子,夹着曹魏打,准备大干一场。
刘备称王那会儿,关羽就开始北伐了,这就是《隆中对》的实际行动。要是顺利,刘备肯定也该从汉中往北打了。
当时曹魏那边反曹的人,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响应关羽。曹操派了曹仁守樊城,明摆着就是防关羽。
关羽一开打,兵力还比曹仁少,孤军北上,把曹仁打得在樊城不敢出来。曹操又派于禁带七军去救,关羽水淹七军,斩了庞德,活捉于禁。
p> 樊城里的曹仁慌了,许都的曹操也慌了。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南方下着大雨,寒气逼人,曹操这辈子啥场面没见过?年轻时刺杀董卓,官渡硬刚袁绍,赤壁大火里逃跑,潼关被马超逼得割须弃袍,他都没怕过,因为总有反击的余地。这次不一样,关羽打掉了樊城防线,突进曹魏地盘六百多里,围了襄阳,过了汉江,兵锋都快到许都了。曹魏的根基快晃了,曹操是真怕了。他知道自己可能成第二个袁绍。
那年秋天,关羽到了人生最巅峰,《三国演义》用“威震华夏”四个字形容他。不光三国历史,整个中国历史,能独享这四个字的,估计也就他了。
于禁全军覆没,曹操又派徐晃去救。徐晃到了不敢打,手下都骂他胆小。徐晃憋着,曹操陆陆续续给他派了十二个营的兵,他才集中兵力打关羽,解了樊城之围。
旁边看戏的孙权有两个选择:要么打徐州帮关羽,要么抄关羽后路。
选第一条,曹魏估计就没了。
东吴那帮人琢磨半天,选了第二条:打曹操太费劲,还可能让刘备一家独大,不如趁火打劫,把关羽这颗钉子拔了,让刘备彻底失去荆州。
p> 许都的司马懿、蒋济都猜到了孙权的心思,劝曹操别迁都。当年十一月,东吴偷偷西进,打关羽。吕蒙装病,陆逊领兵,白衣渡江,偷袭江陵。
陆逊占了夷陵、秭归,断了关羽回西川的路,吕蒙拿下江陵。
南郡太守糜芳,刘备的小舅子,荆军的二把手,投降了东吴,把整个南郡都献了。关羽的后方一下子没了。加上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不肯救,关羽只能败走麦城。
这哪是大意?是无奈啊!跟楚霸王垓下之围一个样,四面楚歌,回天乏术。
换谁在那个境地,都没辙。
关羽北伐这么大的事,肯定是蜀汉的主意,不是他一个人瞎折腾。
他先打曹仁,曹仁可是曹营未来的大司马,史书说“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孟贲、夏育那俩大力士都比不上他,张辽够厉害吧?曹仁比张辽还牛。结果被关羽打得在樊城不敢出来,都准备弃城了。
再打于禁,于禁“最号毅重”,跟了曹操三十年,打陶谦、战吕布、拒袁绍、斩刘辟、杀眭固、降梅成,是个带着警卫排就能平叛的狠人。曹营里,论战绩,没人比得上他。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活捉了。
最后打徐晃,徐晃治军第一,一辈子没败过,曹操都说他是“吾之周亚夫”。徐晃一开始根本不敢跟关羽打,等凑够十二个精锐营,才敢出来以多打少。
而且曹仁身边有满宠,于禁身边有庞德,徐晃身后是十二个营。这仗关系到曹魏的国运,曹操不停地往荆州塞兵;关系到东吴的国运,孙权不惜背刺盟友;关系到蜀汉的国运,关羽除了孤军奋战,啥增援都没有。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大意。
他前面是曹魏最豪华的阵容:夏侯渊死了,张郃守西线,张辽守东线,剩下的曹仁、于禁、徐晃全拉到襄樊跟他轮番打;身后是吕蒙、陆逊这两个东吴大都督,天天玩阴的捅刀子。
樊城打不下来,他可能想到了;盟友会反水,他可能也猜到了;但他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小舅子能把铁桶一样的大后方直接卖了。
总有人说关羽太傲。比如糜芳烧了粮草,关羽出征前说“当还治之”,回来收拾他,这成了糜芳怕被罚才投降的理由;孙权想跟关羽联姻,关羽说“虎女安肯嫁犬子”,成了他傲慢的证据。
扯淡。糜芳烧粮草,关羽是主帅,军法得立,不然怎么服众?说“当还治之”而不是“当即治之”,估计是看在他是国舅爷的份上,手下留情了。
p> 孙权这时候提亲,刘备看了会怎么想?肯定觉得孙权在挑拨离间啊!关羽拒绝还骂回去,其实是表忠心:我跟你孙权不共戴天,我哥刘备放心。关二爷的智商情商都在线,哪来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