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鲍照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南北朝诗文赏析之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在诗中用什么表达)

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首...

admin

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的这首诗,读着就让人心里发堵。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南北朝诗文赏析之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在诗中用什么表达)(图1)

这首《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组诗里的第四首,说白了就是在写他被门阀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时,心里那股子憋屈和不平。开头两句写水泻到平地上,往东西南北各流一方,看着挺平常的自然现象,但鲍照硬是从中看出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就像水的流向被地势决定,人的高低贵贱好像生下来就定死了似的,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接下来四句,他开始剖白自己的心态。他没直接骂世道不公,反而先说“人生有命啊”,大概是想用这话劝自己别整天坐着叹气、站着发愁?然后倒酒宽慰自己,结果呢?酒刚端起来,想唱《行路难》发泄发泄,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唱都唱不出来。这里他故意没说自己有多苦,反而写怎么从苦闷里找解脱,越是这样,越让人觉得他心里那股子愁重得不行,闷得人喘不过气。

鲍照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南北朝诗文赏析之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在诗中用什么表达)(图1)

诗的最后两句才是真话:“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哪能没感觉?”他面对世道黑暗,遭遇人间不平,怎么可能无动于衷?这时候心里的愤懑已经攒到顶了,不喊出来简直要炸开。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突然就“吞声踯躅不敢言”了——话到嘴边又生生咽回去,低着头、徘徊着,连大气都不敢出。那时候的社会对寒微士人压得多狠啊,连鲍照这样的才子都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和痛苦往肚里咽,想想就觉得憋屈。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用得深,读起来又明白晓畅,越品越有味道。明代王夫之说它“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也夸“妙在不曾说破”,说白了就是写情感像坐过山车,起起伏伏,让人回味。五言七言混着用,韵脚也跟着情感变,读起来气势跟着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又有点爆发力,但又压着,特别有张力。


上一篇: 南北朝的文武全才将领-羊侃-最后却被坑死 (南北朝的文武百官) 下一篇:鲍照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南北朝诗文赏析之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在诗中用什么修辞)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