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两帝-历史上的今天-金太祖废宋徽-北宋灭亡 (钦辉二帝)
南宋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很多人都知道,,靖康耻,就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国大军攻陷宋都汴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
南宋岳飞在《满江红》里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话咱们都熟,“靖康耻”说的就是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打进了汴梁,不光烧杀抢掠,还抓走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加上赵家皇族、后宫妃嫔、朝臣三千多人,全被押到金国去了。“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这位倒霉皇帝,除了匆匆登基后遭罪,历史上就只留下“靖康之耻”这四个字,其他真没多少人提。其实啊,捅这么大娄子的,是他爹——宋徽宗。这位爷可太有才了,瘦金体书法一绝,又会享受,风流得很,结果就是个昏君。

北宋从强到亡,才一百年。宋徽宗在位那会儿,宠着蔡京、童贯这些奸臣宦官,朝政乱成一锅粥,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把北宋的政治搞得又黑又烂。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带头的两次大起义。宋徽宗虽然压住了这两场乱子,暂时稳住了,可东北女真族起来,北宋眼看就要玩完。到了危急关头,宋徽宗的对策是赶紧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就是钦宗),自己当太上皇,烂摊子一甩不管了。
靖康之耻的导火索,其实是个姓李的小人物,叫李棁(zhuō)。这人平时不起眼,偏偏在这事儿里搅和了一把。公元1126年,完颜宗望带兵打开封,李纲之前布置了防守,金兵死伤不少,没攻下来。完颜宗望正发愁呢,听说宋使李棁求见,心里乐开了花,以为是要来求和的,立马下令“陈兵召宋使”。

李棁这人本来就怕死,一进金营,看见金兵凶神恶煞地排两排人墙,腿一软,直接跪着爬到帅帐前,脑子一片空白,准备好的话全忘了,见了完颜宗望一个劲儿磕头。完颜宗望一看宋朝派这么个软蛋来,心想灭宋指日可待了。半晌李棁才想起来自己是干啥的,结结巴巴说:“臣……臣奉我主之命来跟将军议和。”完颜宗望说:“议行啊,答应我的条件,不然别想退兵。”
条件一: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牛马万头,绸缎百万匹。
条件二:你们少帝得喊我们皇帝“伯父”。
条件三:燕云两地的金朝百姓送回来。
条件四:割河间、中山、太原这几块地。
条件五:派皇亲国戚、大臣来当人质。

李棁真是个没骨气的主儿,这屈辱条约他一点没反抗,夹着尾巴就跑回开封。宋钦宗为了活命,全答应了。完颜宗望收了钱,退回黄河。钦宗以为金兵走了就没事儿了,哪知道金人哪讲什么信誉?没过多久,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又带东、西两路兵杀向河南。一路上宋朝州县官员要么跑要么降,金兵轻轻松松就打到开封城下了。
上次金兵退了,钦宗就松了劲儿,李纲也被调去河阳了,朝里没人能打仗了,金兵轻轻松松就打进了开封,抓走了赵佶、赵桓父子,押着北上,北宋就这么没了。这事儿发生在钦宗靖康年间,历史上就叫“靖康之耻”。

宋徽宗、宋钦宗被抓后,被金人封了“昏德公”“重昏侯”,路上赵家皇室几千个女的,包括后宫妃子、公主、王妃什么的,都被金兵糟蹋了。
有本叫《南烬纪闻录》(说是辛弃疾写的),记着金人欺负二帝和皇后的事儿。说朱皇后病倒在冰地上,钦宗求金人“你们可怜可怜我们国破家亡,给碗热汤吧”,结果金人骂他“在我们大金,犯皇帝名讳是重罪,比杀人还严重!你喊‘悯(mǐn)’字就是大罪,还要热汤?滚!”朱皇后后来受不了,投水自杀了。
可叹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皇帝,书画大师,他儿子钦宗从小被他教,诗词书画也都会,结果兵败亡国,反而被金人教训不懂“避讳”的礼。

北上的路上,徽宗还诗兴大发,写了首《在北题壁》: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字里行间都是悲伤、凄凉,想家又没办法。可事实就是事实,改不了了。自己酿的苦,自己得咽下去。
靖康之耻直接导致宋室南迁,北宋没了。这事儿绝对是汉民族的一场大劫难,老百姓遭了大罪,也是大宋的百年国耻!这场祸根后人得好好琢磨。这国耻,宋朝花了一百年才洗雪,中间南宋和金国打了百年仗,关陕、秦岭、河洛、江淮到处都是战场,可比宋夏那会儿在沙漠里打转激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