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将的失落与遗憾-太史慈 (东吴名将的失败原因)
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太史慈以其卓越的武艺和智谋,曾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然而,在孙权接手东吴后,太史慈却逐渐失去了重用,最终郁郁而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一、太史慈的早年经历与功绩太史慈,166...
三国里东吴有位叫太史慈的猛将,武艺高强脑子也好,战场上没少立功。可孙权接手东吴后,这位老兄却越来越没存在感,最后郁郁寡欢死了,到底咋回事呢?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山东人。东汉末年的狠人,弓马娴熟,箭法贼准。当年孔融被黄巾军围得水泄不通,是他单枪匹马冲出去找刘备求援,硬是把人给救了。后来跟着刘繇,刘繇死后被孙策收编,成了孙氏的打江山帮手,跟着孙策平定江东,功劳不小。
在孙策手下,太史慈是真卖力,尤其是平定江东那些仗,他绝对是顶梁柱之一。可惜孙策一走,情况就变了。
孙权上位后,对太史慈这员老将,是真没给啥好脸色。虽然知道他能打,但孙权好像不太信他,还是让他带兵守着拒刘磐,压根没给过啥重要差事。太史慈心里肯定憋屈啊,一身本事没处使,眼看着机会溜走,能不郁闷么?
孙权这么冷着,太史慈慢慢就没劲了。天天闲着,英雄无用武之地,心里能不苦闷?最后就这么郁郁而终,才四十一岁,可惜了。东吴当时真亏大了,这么个潜力名将,活活给耽误了。
为啥孙权不待见他呢?可能真有几个原因。首先,太史慈不是世家大族出身,就是个寒门武将,那时候门第看得很重,世家大佬们可能就不太服他。其次,孙权可能对他不放心,毕竟他以前是刘繇的人,半路投奔孙策的,这种背景容易让人起疑心。再加上太史慈这人性格直来直去,不会拍马屁,也不太会搞人际关系,在官场上混,这种性格不吃香,孙权自然更偏爱那些会说话、会来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