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之战中麋芳投降东吴探析及其后续结局 (陵亭之战是什么意思)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在这场战役中,蜀汉名将关羽曾经的部将麋芳,选择了投降东吴,这一举动背后有着复杂的...
夷陵之战里,蜀汉跟东吴打得天昏地暗,这仗不光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大场面,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收官之战。可这场仗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人——关羽曾经的部将麋芳,最后居然投降了东吴。这背后原因可不少,也让他后来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
麋芳为啥要投降东吴?
麋芳当时是南郡太守,跟关羽一块儿共事,但这俩人处得一直挺别扭。史书上说,关羽老看不起麋芳,甚至扬言要收拾他。关系这么僵,麋芳后来被东吴一逼,心里一慌,自然就更容易想着“投降算了”。
关羽北伐打襄樊那会儿,麋芳和士仁负责给他送粮草军需,结果没送到位。关羽后来败了,还放话说回去要办他们俩。麋芳本来就怕关羽,一听这话,吓得不行。这时候东吴来拉拢他,他一想“投降了至少不用被关羽砍”,干脆就答应了。
孙权这人精,早就看出关羽和麋芳不对付,就派人偷偷去跟麋芳搭线,许诺给他高官厚禄。麋芳本来心里就动摇,一听这条件,立马就动了心,最后真就投奔了东吴。
麋芳投降后日子咋样?
刚投降那会儿,孙权确实挺看重麋芳,让他当将军,还让他跟着打蜀汉。可这好日子没过多久,江陵城突然失了场大火,烧了不少军械,麋芳就被人怀疑是怕自己偷卖军需的事败露,故意放的火。
《吴录》里写,南郡那会儿着火,烧了不少兵器。大伙儿就猜,麋芳是不是为了掩盖自己偷卖军需的事儿,才故意放火。虽然最后没真抓到他什么把柄,但他在东吴那边,地位和信任度都一落千丈。
至于麋芳后来到底咋样了,史书上也没说清楚。有人说他投奔东吴后过得挺憋屈,天天被猜忌、被排挤;也有人说可能后来打仗死了,或者病死了。反正这些说法都没啥实据,麋芳的结局,就这么成了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