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并列的-与茶-之一-明清时期烟草有多普及-待客三巨头 (酒并垆什么意思)
明清时期烟草有多普及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十六世纪,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将在美洲有数千年历史的烟草引入欧洲,后来西班牙人在他们的殖民地吕宋种植烟叶,明朝万历年间,福建的商人和...
明清时期烟草有多普及?可能很多人觉得现在烟民多,但那时候才是真的全民皆兵。咱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十六世纪的时候,哥伦布发现美洲,把在那儿传了上千年的烟草带回了欧洲,后来西班牙人在吕宋(就是现在的菲律宾)种烟叶。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福建的商人和水手又从吕宋把烟草弄到了咱们中国,没过几十年,烟就传遍了全国各地,成了老百姓离不开的东西。
明朝崇祯年间有个叫王逋的,在书里写:“我小时候还不知道烟是啥,崇祯末年,我们老家到处都种烟,就算三尺高的小孩,没不抽烟的。”
王逋老家是浙江嘉兴,他小时候那儿的人还不知道烟草是啥玩意,可到了崇祯末年,当地满地都种上了烟,连三尺高的小孩都养成了抽烟的习惯。
现代人当然知道吸烟有害,但那时候的人除了觉得种烟草占了种粮食的地,压根不知道抽烟有啥坏处,所以小孩抽烟也没人拦。
现在很少见女性抽烟,基本都是男性抽。
清朝有个沈赤然,在《寒夜丛谈》里写:“男女老少,没人不是手里拿根烟管,腰上挂个烟袋。”意思就是他老家那儿,不管男女老少都抽烟,烟管和烟袋跟衣服裤子一样,是出门必带的东西。
还有个叫沈季龙的,在书里说:“天下爱抽烟的,不分贵贱男女,都拿烟当茶当酒,一刻都离不开,抽一辈子都不腻。”
意思就是那时候,不管贵族还是平民,男女老少,全都抽烟。他们一辈子不喝茶喝酒都行,但不能不抽烟,离开烟一秒钟都不行,抽一辈子都抽不烦。
现在咱们国家一半男性抽烟,都觉得烟民多了去了,但明清时期那才叫真正的全民覆盖,男女老幼都在抽。就因为受众这么多,烟草总算在中国文化里混了个脸熟。
那朝廷就没禁过烟吗?
明清两朝都试着禁过,但越禁越多,后来干脆就不管了。
当时的禁烟,说白了就是“禁下不禁上”——老百姓不能抽,但贵族能。后来贵族们不乐意了,禁令也就黄了。
烟草刚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医发现它能“治病”,还夸大了这药用价值,说它能驱寒、防瘟疫,甚至包治百病。老百姓为了强身健体、祛病,就纷纷加入了抽烟大军,烟草就这么火起来了。
朝廷觉得,种烟草的人多了,种粮食的就少了。而且种烟草的收益是种粮食的十倍,农民们就把最好的地都拿来种烟。从明末到清朝,禁烟的法令发了一堆,但基本没用。
后来经济好了,老百姓日子宽裕了,也开始讲排场了。贵族抽,他们跟着抽,这也是烟草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
再后来,烟成了待客的“三件套”之一。咱们是礼仪之邦,不管自个儿抽不抽,家里都得备着烟,来了客人好招待。
农民们种烟主要是为了卖,但自家种了,家里人难免也跟着抽。
这么一来二去,烟草就在明清时期火遍全国,到了全民烟不离手的地步。现在知道吸烟有害了,烟民是少了点,但比起明清时期,那时候才是真的遍地都是烟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