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侍寝制度是怎样的-为什么妃子们会被抬着进寝宫 (清朝的侍寝制度有哪些)
说到清朝的侍寝制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很多清朝宫廷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清朝皇帝的后宫中皇帝的妃子在侍寝的时候,都是需要沐浴后被裹在被子...
清朝的侍寝制度,估计不少人都是从电视剧里看到的吧?那些妃子洗完澡裹在被子里,让太监抬着进皇帝寝宫的情节,看着就挺有意思的。问题来了,为啥非得脱光裹被子抬进去呢?可不是电视剧瞎编的,这里面还真有讲究。
先说最直接的,防止行刺,保护皇帝安全。明朝嘉靖皇帝就吃过这亏,差点被几个宫女用绳子勒死,这事清朝皇帝记在心里了。所以妃子侍寝必须脱光——身上不能藏任何东西,万一有凶器呢?毕竟对皇帝来说,妃子可能就是个生育工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让皇帝“节制”点。清朝有专门的敬事房管这事儿,还负责记录皇帝和妃子的侍寝时间,就怕他沉迷女色耽误朝政。太监就在帘子外等着,结束后听动静,要是过了很久皇帝还没出来,就得在外头喊三次,皇帝就得乖乖出来。提前脱衣服洗澡也是为了省时间,不然等半天,太监急得直敲帘子呢。

最后啊,就是体现皇权至上,男尊女卑那套。大臣朝堂上都不能背对皇帝,妃子更不行,只能裹着被子“爬”进去,爬出来。皇帝躺床上露脚踝等妃子,妃子还得从脚踝那头钻进去匍匐着。当然也有例外,皇帝特别信任的妃子就不用这套,但这也恰恰说明当时女性多没地位。

这么一看,后宫妃子侍寝的过程,把古代女性的低地位暴露得明明白白。连妃子都这样,普通女子更不用说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真是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