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为什么会背叛黄巢-转头投降大唐 (朱温为什么会被儿子杀死)
第一、朱温普通出身,参加农民起义,公元852年十仲春,朱温身世在宋州砀山县午沟里,朱柔顺朱元璋一样,都是平民皇帝,但他的身世会好少许,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牵强算是书香世家了,固然是衰退了的那种...
朱温这人,852年冬天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午沟里,跟朱元璋似的,都是平民皇帝,但家境比朱元璋好点——他爹和爷爷都是教书先生,牵强算个书香世家,当然是败落的那种。在家排行老三,爹死得早,算单亲家庭。唐朝末年关东闹饥荒,黄巢拉起队伍造反,朱温和他二哥朱存也跟着加入了。不过黄巢军打下长安前,二哥先战死了,朱温倒是因为有功当上了队长。这家伙从小就不安分,爱打架,骑射也行,参加农民起义算是找对地方了,在军里一路升到节度使,全是实打实拼出来的战功。
虽然李唐王朝快不行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黄巢军占了长安,但实力还是没法跟李唐比。黄巢在长安称帝后,老派朱温出去打仗。882年,朱温当上同州防御使,去打同州,结果碰上拥兵三万的王重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好几次向黄巢要援兵都没等到。最后他觉得黄巢这队伍快不行了,干脆投降了唐朝。投了唐,仇人就成了黄巢。883年,朱温被封为东北面都招讨使,去救陈州,打了大小四十多仗,才把黄巢的军队赶走。陈州刺史感恩戴德,归附了他。884年六月,黄巢兵败,死在狼虎谷,唐末的农民起义差不多就这么结束了。
朱温归顺唐朝后,靠着平定叛乱有功,被封了吴兴郡王。但这时候唐朝皇室越来越弱。888年唐昭宗继位,892年二月,朱温亲自打郓州,郓州的朱瑄联合兖州朱瑾反抗他,但打不过,朱温抓住逃跑的朱瑄和他妻女,在汴桥杀了,朱瑾逃到淮南,郓州就这么平定了。900年,宦官刘季述他们软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第二年,宰相崔胤联合朱温杀了刘季述,帮唐昭宗复位。
但这时候朱温已经手握大权,哪还肯安安分分当臣子?等局势稳了,唐昭宗就成了朱温的傀儡。904年,朱温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趁机把朝中的大臣将领换了个遍,几乎全换成自己人。这时候唐昭宗没用了,朱温就派人把他杀了,立唐哀帝。唐哀帝才十三岁,大权自然在朱温手里。他知道朝里还有不少忠于李唐的人,自己急着当皇帝,干脆就在白马驿杀了四十多个大臣。之后朱温等不及了,逼唐哀帝让位,904年四月,自己登基,改元开平,国号大梁。
朱温最后的大敌是李克用和他儿子李存勖。908年,朱温打潞州,花了好多人力物力,愣是没打下来。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位,一下子破了朱温的围,解了潞州一年多的围。912年,朱温病重,一直没立太子。他看李存勖年轻勇猛,觉得几个儿子都不是对手,心里更烦躁。为了守住后梁,他想把皇位传给义子朱友文。
他亲儿子朱友珪知道了,哪肯放弃帝位,干脆起兵造反,弑父篡位。朱友珪趁夜溜进皇宫,杀了朱温,用被子一卷尸体,埋在宫里,然后又假传圣旨,说自己即位。朱温一代枭雄,最后落得这个下场。朱友珪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朝里大臣不认他,君臣不合,后来宫里政变,朱友珪逃不掉被抓,被贬为庶人,在位才一年。923年,晋王李存勖建后唐,派兵打下了开封,后梁灭亡,总共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