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南宋朝廷还建立了一支怎样的水师-除陆军沿袭北宋外 (南宋朝廷还建政府吗)

南宋建炎初,殿前都指挥并侍卫马、步都指挥渐成空置,自绍兴五年至绍兴七年,逐步恢复建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五年冬,废神武中军隶殿前司,……又以都督府兵分隶三衙,七年夏,...

admin

南宋建炎那会儿,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步军都指挥这几个位置慢慢空了,后来从绍兴五年到七年,才慢慢把建制给恢复了。

南宋朝廷还建立了一支怎样的水师-除陆军沿袭北宋外 (南宋朝廷还建政府吗)(图1)

《宋史》里记着:“五年冬,废神武中军隶殿前司,……又以都督府兵分隶三衙。七年夏,复合马司馀军及八字军为六军十二将,命刘信叔主之;解承宣潜典步军如故。自是三衙始复矣。”

到了南宋快完的时候,前线那些厉害的武将往往还兼着制置使、安抚使,自己拉队伍打元军。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京湖制置使、长江下游和淮水流域的两淮制置使,还有管长江河防的沿江制置使他们几个。

南宋的陆军沿袭北宋那套,但为了守海岸线和长江边的城,还搞了支厉害的水师。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水师有11支舰队,3000个水兵;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涨到15支舰队,21000人;到了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更猛,22支舰队,52000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殿前司凑了十二军,人数超过七万。以殿前司为首的三衙军,平时守着宫城和首都,打起来也得上前线。朝廷里头有个枢密院,文官管着全国兵权;各地军事要地,也派文官当制置使、安抚使,军政、用兵都归他们管。

长江、淮水、汉水那儿是南宋跟金、元对峙的前线,南宋沿江布了不少水军,沿海的海军也加强了。一开始主要由沿江制置使、沿海制置使管江上和海上的防务,后来各地屯驻大军多了,水军也跟着分散到各地。南宋中后期,沿江、沿海要地一共设了二十多处水军。这些水军有的归沿江、沿海制置司管,有的归屯驻大军的都统司或殿前司,没个固定规矩。沿江、沿海各地还有官办的造船所,造战船,特殊情况还会强行征老百姓的船来用。

南宋朝廷还建立了一支怎样的水师-除陆军沿袭北宋外 (南宋朝廷还建政府吗)(图1)

各地水军里,离首都临安近的许浦(苏州边上)、澉浦(杭州湾北岸)、定海(宁波边上)最要紧。许浦水军本来归定海沿海制置司(浙东福建沿海制置使,设在明州定海),没多久划给殿前司,后来改成御前水军,嘉熙年间有11500人,是南宋最大的水军。澉浦水军归殿前司,开禧元年有1500人。定海水军归沿海制置司,嘉熙年间有6000人。宝祐二年(1254年),临安府又设了殿前司浙江水军,2800人,咸淳四年(1268年)扩到一万人,成了最大的水军之一。另外,福建泉州殿前司左翼军有水军3000人,广东殿前司摧锋军有水军2000人。

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为了防金人从海上偷袭,搞了个沿海制置司。一开始就一个官署,后来分成浙东沿海制置司和浙西沿海制置司,一个驻在平江府许浦镇,一个驻在明州定海县,这两个司时设时废,最后就剩下浙东沿海制置司了。沿海制置使一般由当地守令兼着,日常活儿副使干,副使通常是武职。

到了南宋快完的时候,殿前司系统的水军有一万多人,不光守临安附近的海防、江防,也跟着上前线打元军。那时候汉水、长江流域,有京湖制置使吕文德带着的水军。襄阳那边打得正僵的时候,和吕氏集团关系近的范文虎,被派去统率精锐水军,没多久就去增援襄阳了。


上一篇: 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下一篇:宋朝军事实力为什么那么弱-后世评价宋朝-积贫积弱 (宋朝军事实力弱的原因)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