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朝鲜怎么确立了两国的宗藩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 (与朝鲜怎么确定关系)
1372年,朱元璋曾给高丽王颁发了一道敕书,盛称朝鲜人娴熟中国历史和经典,以及他们习染于中国文化,他命令高丽王遵循中国古代的惯例,每三年来中国一朝天子,贡献方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1372年,朱元璋给高丽王发了道敕书,夸朝鲜人特别懂中国历史和经典,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还命令高丽王按老规矩,每三年来南京拜见一次皇帝,带点当地特产。
14世纪70年代初,朝鲜的贡使老往南京跑,次数比明朝派去平壤的还多。1373年,朱元璋可能觉得这频率有点高,想给朝鲜王点压力,好让明军在东北更安全点,就下旨说以后三年才能来一次。这么一来,两国关系稍微有点疏远了。

1379到1385这几年,朝鲜又派了18次大队伍来南京,花了老多钱。他们就是想跟明朝搞好关系,求个正式册封,这样朝鲜国王的合法地位就能稳一点。但明朝对贡品要求挺高,好几次使团直接被拒了,不是数量不够就是品种不对。
直到1385年,朱元璋才勉强答应册封朝鲜王,还给前朝国王封了个谥号——虽然那国王其实就是军阀手里的傀儡。
1392年,李成桂把高丽王朝给推翻了,自己当上国王,第二天就派使者去南京求册封。没多久,他又请朱元璋从两个国号里挑一个,有个古汉文名字叫“朝鲜”,朱元璋选了这个,1393年3月正式用上。
明朝和朝鲜王朝一直挺好,维持了两百多年外交关系。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称王,明太祖赐了“朝鲜”国号,两国建立了宗藩关系。
明成祖时期,正式给了朝鲜国王称号。朝鲜王朝把明朝当老大来侍奉,叫“事大”政策。1592年日本打朝鲜,明神宗派兵去打,1598年把日军揍跑了。明军两次出兵,跟朝鲜军民一起打赢了这场仗,两国关系史上添了漂亮的一笔。朝鲜觉得明朝这是“再造之恩”。
明末,女真族在东北崛起了,两国关系开始有点微妙。1636年,皇太极逼朝鲜断绝跟明朝的宗藩关系。可朝鲜心里还是向着明朝,一直用崇祯的年号,怀念明朝三百多年。这三百年间,明朝和朝鲜基本一直有使者往来。
明朝初年朝鲜还叫高丽,国王是王颛。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当上皇帝,立马派使者去高丽送信。第二年,高丽国王王颛也派使者来祝贺明朝开国,求个封号。朱元璋答应了,洪武三年派使者带着金印诰命,封王颛为高丽国王,两国的宗藩关系就这么定下来了。之后朝鲜老来进贡,元旦、皇帝生日都派使者祝贺,成了常事。
这一年明朝开科取士,诏准高丽这些国家“行修经明之士”来南京会试,不限制名额。这一年高丽来了三个人考试,金涛考中了,被派到东昌府安丘县当县丞,后来因为不会汉语,又回高丽了。洪武五年高丽派了一百五十多人去南京国子监留学,路上遇到海难,淹死了三十九个人。朱元璋挺可怜他们,派人传话让高丽别老派使者来进贡了。
洪武七年(1374),高丽国王王颛被权臣李仁人杀了,李仁人立了辛旽的儿子辛禑当王,派使者来明朝进贡,朱元璋直接拒收。直到洪武十八年,看辛禑地位稳了,才不得不承认,封了他高丽国王,还追谥王颛为恭愍王。
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月,高丽东北面都指挥使李成桂发动兵变,杀了李仁人,把辛禑给关起来了。十月辛禑把位子传给儿子辛昌。第二年,李成桂又废了辛昌,立了王颛的后代王瑶(恭让王)。洪武二十四年,王瑶把位子让给李成桂,国号改成朝鲜,王氏家族从五代传了几百年,到这就断了。
二十六年,李成桂派使者来明朝,进贡了九千八百多匹马,明朝回赐了近两万匹纻丝绵布。建文初年,李成桂年纪大了,把位子传给二儿子李芳果(朝鲜定宗),两年后李芳果也病了,让给五儿子李芳远(朝鲜太宗)。
明成祖即位后,朝鲜太宗派使者来进贡。永乐五年(1407),朝鲜十四岁的世子李禔得到明朝同意,带着五十多人来南京,进贡马匹、金银器物。成祖好几次召见他,赏了不少东西,“赐织金文绮。及归,帝亲制诗赐之”。永乐十六年,朝鲜太宗李芳远老了退位,废了世子禔,传给三儿子李祹。明成祖派使者去朝鲜,封他当国王。这时候明朝已经迁都北京,朝鲜离得更近了,“事大”的礼节更恭敬,明朝也待他特别好,别的国家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