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项具体政策是他们的主张-明朝的东林党崛起之后 (哪三项具体政策是指)
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是东林党的三项具体主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和工场手工业更加发展,在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商人、作坊主...
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这东林党就爱整这仨主张。明朝中期那会儿,江南那块儿的商品经济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得特别快。有些工商业发达的城市里,商人、作坊主、手工匠还有其他城市平民,慢慢凑成了一股新社会力量,把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斗争搅和得更热闹了。东林党里不少人都是中小地主,还顺便搞点工商,有的人早就不信“农为国本”那套老话了,提出来“工商皆本”的新想法。比如赵南星就说:“士农工商,生人之本业。”李应升就特别看不惯关卡重重、商税繁多,还要求执政者“爱商恤民,上不妨工而下利于途(指贩运)”。

可是从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起,神宗突然派了一堆宦官到各地采矿和征税。这事儿一开始,东林党人就炸毛了。山西巡抚魏允贞1597年就上疏说:宦官出领矿、税,简直是给老百姓找祸害。结果魏允贞被万历帝狠狠怼了一顿。1599年,大学士叶向高也上疏,要求赶紧把矿监、税使撤了。同年,吏部侍郎冯琦更直接,说这些矿监、税使让穷人活不下去,富人也被坑,这么搞下去,迟早要出大乱子。
不过要说反对矿监、税使最狠的,还得数李三才。他1599年当上凤阳巡抚,管的那片儿好几个矿监、税使,折腾得老百姓苦不堪言。1600年五月,李三才直接上疏万历帝,把派税使、矿监这事儿的问题扒了个底朝天。
李三才在凤阳巡抚任上,干得最漂亮的就是收拾太监陈增的爪牙,罪大的直接抓起来杀了,把陈增的气焰压下去了。他还奏劾陈增的重要帮凶程守训贪赃几十万两银子,最后程守训和他那帮同伙被抓到京城伏法,远近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史书上说李三才“以折税监得民心”,这话一点不假。后来两淮地区闹灾荒,他报请朝廷赈灾,还免了老百姓的“马价”(一种苛税),这下民心彻底归他了,声望越来越高,眼看就要被推举进内阁了。
可齐、楚、浙党那帮官员怕李三才进了内阁对自己不利,就接连上疏骂他奸诈贪横。顾宪成这些东林党人当然不干了,出来反驳,两边又吵得不可开交。这么一通猛攻,1611年,李三才没办法,只能自己辞职了。这就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李三才入阁事件。
直到1620年,万历帝死了,朝廷才宣布撤掉所有矿监、税使,之前因为反对这事儿被处分的官员也酌情起用了。这么一来,反对矿、税弊政的斗争,总算算是赢了一小步,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