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自己的朱元璋的亲外甥吗-李文忠为什么敢于冒死直谏 (仗着自己好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李文忠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我们都知道明朝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亲手开创这个王朝的皇帝朱元璋是一...
古代名人不少,争议也多,李文忠这人就挺有意思,一生经历丰富,大家伙儿对他议论也挺多。他到底有啥秘密呢?咱们今天就来唠唠。
明朝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是个挺牛的王朝。但开创这王朝的朱元璋,权力欲特别强,心狠手辣的程度,比哪个开国皇帝都狠。整个洪武年间,被他找借口杀掉的开国元勋,数都数不过来,那些功勋不高的小大臣,更是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脑袋搬家。所以啊,在朱元璋手下当官,就跟走钢丝似的,稍微有点差错,可能就没命了。据说那时候官员上朝,早上出门就跟家人交代后事似的,要是晚上能活着回家,全家都觉得是老天保佑。就在这种人人自危的环境里,有个人偏偏不怕朱元璋,还敢好几次顶撞他,这人就是李文忠。那李文忠为啥就不怕朱元璋呢?今天咱就好好说道说道他。
李文忠是安徽明光那边的,不光是朱元璋的同乡,还是他亲外甥。朱元璋家里以前穷得叮当响,爹妈和几个兄弟都饿死了,就剩下他和一个哥哥。其实朱元璋还有几个姐姐,其中一个嫁给了濠州的李贞。当时李家条件还行,朱元璋这个姐姐就靠丈夫活了下来,1339年生了个儿子,取名李文忠。后来朱元璋家里又遭难,只剩他孤零零一个人,这个姐姐就经常接济他,才让朱元璋熬过了最难的时候。这么说吧,这个姐姐和姐夫,其实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

但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朱元璋的姐姐也病死了。李贞为了躲难,带着12岁的李文忠去了淮东,这期间李文忠和朱元璋就断了联系。到了1352年,李文忠13岁了,他和爸在淮东过得挺苦。这时候,父子俩听人说滁州有个“朱大帅”,正是李贞的妻弟、李文忠的亲舅舅朱元璋。俩人收拾行李,就往滁州投奔朱元璋去了。
那时候世道乱得很,父子俩路上吃了不少苦,好几次差点把命搭上,一个多月后才总算见到朱元璋。朱元璋听说姐夫和外甥来了,高兴坏了。他最缺的就是亲情,见到久别的亲人,三个人抱在一起哭得不行。李文忠见到舅舅,就像见到亲娘似的哭得伤心,朱元璋也想起了自己苦命的姐姐,跟着掉眼泪。把李文忠父子安顿好后,朱元璋亲自找人教李文忠读书,还把他收成了养子,所以李文忠刚开始在军里叫朱文忠。这小子确实是个材料,知道舅舅不容易,拼命读书,没多久就学问大增,还显露出带兵的本事。

1357年,李文忠18岁,正式在朱元璋军里当官,后来跟着邓愈、常遇春、徐达这些人南征北战,慢慢成了个厉害的将领。打张士诚、征讨元朝,他都立了大功。明朝建立后,李文忠排功臣第三,被封曹国公,仅次于李善长和徐达。按理说,这样的功臣最让朱元璋猜忌,但李文忠一直安分守己,朱元璋对他也特别信任,初期没动他。可到了1380年,朱元璋开始清理功臣,李文忠当时是大都督府主管,看着朱元璋大杀功臣,心里有意见,决心冒死劝舅舅。
李文忠连着上了两道奏折,劝朱元璋别乱杀人,朱元璋都没理。他又写了第三道,这回话说得特别冲,上朝前就跟家人交代了后事,看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朱元璋看了奏折,果然气坏了,大声训斥李文忠。结果李文忠还跟他据理力争,把朱元璋气得暴跳如雷,下令把他关进大牢,要杀他。后来多亏马皇后劝,朱元璋又想起死去的姐姐,哭着赦免了李文忠。后来李文忠病重,朱元璋还亲自去看他,直到1383年李文忠病死,朱元璋都挺信任他。

其实我琢磨着,朱元璋虽然残暴,但对骨肉亲情看得比哪个皇帝都重。他这辈子杀了那么多人,却没一个亲戚被杀,就连他侄子朱文正造反,他都饶了。这么看,李文忠敢冒死直谏,也不奇怪了。说到底,还是这份亲情撑着。所以啊,对家里人,咱们得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倒是跟朱元璋学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