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皇位-历史上真实的曹吉祥-明朝野心最大的太监 (图谋篡位什么意思)
明朝太监曹吉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朝政,对宦官控制很严,但是,靖难之役后,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
明朝太监曹吉祥的故事,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比起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大太监,他名气不算大,但要说野心,估计没人能比得过他——他居然敢动当皇帝的心思,还真的兵变了一回。
洪武初年,朱元璋对太监管得特别严,规定他们不能读书识字,更不能插手朝政。结果靖难之役后,朱棣靠太监帮过忙,就开始信任他们,设了东厂,太监们慢慢就有了权,甚至能压过文武大臣。像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都曾权倾朝野。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太监再跋扈,大多不敢碰皇帝的宝座。比如崇祯一上台,魏忠贤就被轻松收拾了,说明太监还得依附皇帝。但曹吉祥不一样,他偏要试试,直接起了兵变,这在明朝太监里,绝对是独一份的。
提到曹吉祥,很多人可能一脸懵。比起前面那几位“知名太监”,他简直查无此人。但他偏偏干出了其他太监想都不敢想的事——为了当皇帝,直接发动兵变。这么一看,曹吉祥算得上明朝“野心最大”的太监了。今天就聊聊这个狠人。
曹吉祥,生年不详,1461年死的,永平滦州人。他最早跟着王振混,正统初年朝廷打麓川,他当监军。明朝让太监监军,说白了就是怕武将造反,拿太监制衡一下。曹吉祥每次带兵,都挑些勇猛的蕃将和灵活的士兵,带回家里养着,家里藏了不少武器和壮士,看样子早就有歪心思了。
正统九年,英宗打兀良哈,曹吉祥和兴安伯徐亨带一万精兵出界岭口;正统十三年,他又跟宁阳侯陈懋去福建平叛,跟太监王瑾提督火器。每次打仗都“精选”壮士带回家,这哪是监军,分明是在养私人武装,估计早就惦记着篡位了。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英宗被俘,王振死了。英宗弟弟朱祁钰上位,后来英宗回来当太上皇。这时候曹吉祥已经爬到司设监太监了——明朝宫廷有十二监,各设掌印太监,土木堡前王振压着他,之后没人挡路,他成了当时最得势的太监之一。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大将石亨、翰林徐有贞和曹吉祥合计着,把朱祁钰拉下去,让英宗复位。他们让曹吉祥联系英宗,毕竟他能自由进出宫里。正月十六三更天,徐有贞先进朝房,石亨带一千多兵偷偷进长安门,曹吉祥里应外合,把英宗从南宫接出来,天亮时敲钟开殿门,大臣们一看,英宗坐朝堂上,都懵了,徐有贞喊“太上皇复位了,还不拜见!”
这下,英宗重新登基,于谦他们被冤杀,曹吉祥他们得势了。曹吉祥因为功大,总督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直接把着京城的禁军。他嗣子曹钦升都督同知,封昭武伯;侄子们当锦衣卫指挥佥事,门下冒功当官的几百上千人,这势力,跟后来的魏忠贤党羽有一拼了。
天顺四年,石亨因为谋反被关死狱中。曹吉祥和他本来就不对付,徐有贞早被贬了,石亨一倒,他心里发慌,怕自己是下一个。他就使劲赏那些蕃将,满足他们钱物,蕃将也怕他失势,愿意跟着他。他养子曹钦问门客“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门客说“您本家曹操就是”,曹钦听了挺高兴——曹钦不是太监,野心比曹吉祥还大。
天顺五年七月,曹钦家人曹福来被弹劾,英宗让锦衣卫处理,曹吉祥父子觉得要动手了。他们商量好,曹钦带兵冲皇宫,曹吉祥在宫里接应,想废了英宗自己上。结果消息走漏,被马亮告诉吴瑾,吴瑾报告给英宗,英宗赶紧抓曹吉祥,关了城门。曹钦跟禁军打了一架,最后投井自杀,全家被杀。三天后,曹吉祥被磔刑处死,这事就算完了。
前面说过,曹吉祥手里攥着三大营,要不是消息泄漏,说不定真能成。可就算他们把英宗拉下马,各地藩王和将领肯定不答应,最后也讨不了好。说到底,太监想当皇帝,终究是痴人说梦。不过曹吉祥这胆子,在明朝太监里,也算独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