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别韦参军中韦参军是谁)
别韦参军,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
别韦参军【唐代】高适。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这诗前十二句,写的是诗人年轻时去长安闯荡、后来又漂到梁宋,过得挺失意的样子。那时候他还年轻,觉得自己有文才又有武略,以为当个公卿宰相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几句诗就把他那股聪明、天真、又有点自负的劲儿写活了。可现实哪有那么顺利?他心里那个“明主”,正窝在“太平盛世”里享乐呢。“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听着像在夸国家多厉害,其实暗地里有点讽刺;下两句“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更是把这种讽刺说透了——好东西都给了身边的大臣,我们这种平头老百姓根本见不着皇帝的面。想找皇帝碰壁,只好离开长安。但也没脸回家啊,“归来洛阳无负郭”,家里压根没多少地;只能带着全家去河南商丘一带谋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汉代梁孝王在这边修过兔苑、开过雁池,诗里借这地方说自己在种田钓鱼,其实日子过得苦哈哈。不说“捕鱼”偏说“垂钓”,暗用了姜太公渭水钓鱼的典故,意思就是自己苦巴巴地等着朝廷来用呢。
后十句是写和韦参军的离别,把俩人之间的交情和不舍写得特别真切。“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这话听着平常,其实藏着诗人的辛酸——别人都跟普通人一样对他,只有韦参军跟他最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这段交情经得起时间考验,韦参军经常接济他,从来没嫌他家穷推脱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白日晚”能看出他们天天腻在一起,“杨柳春”又像是在春天里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样的日子真舍不得分开。“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惊心神”三个字,把和朋友分开时的难受劲儿写绝了。可为了前程,又不得不分,只能劝朋友:“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这首诗写得特别真,掏心窝子的话,每个字都有感情。一般写诗忌讳太直白,是为了让感情更深;但高适这种直来直去,反而把实情写得更真,看着不一样,其实道理是通的。他写苦日子没一点颓丧,分别时还有股豪气,快人快语,肝胆相照,一看就是有脾气的人,所以特别能打动人。这诗基本是自己在那儿说,全是心里话,还带着股劲儿(殷璠说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诗里又爱用对偶和对比,音韵也讲究,读起来抑扬顿挫,既雄浑又奔放,还挺婉转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