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赵构选择主动禅位-南宋当时处于相当稳定的时期 (赵构为什么)

你真的了解赵构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162年,55宋高宗赵构,活到81岁,身体健康,并没有啥毛病,说自己又老又病才禅位,明显是托词,这时南宋军民刚刚取得采石大战的胜利,南侵的金国皇...

admin

说起赵构,你真的了解他吗?1162年,55岁的赵构(后来活到81岁)身体硬朗得很,说自己又老又病才禅位,这托词也太明显了。那会儿南宋刚打赢采石大战,南侵的金国皇帝完颜亮(海陵王)被自己人干掉,金国内乱,南宋趁机收回了江淮一带,国家稳得很。这时候他突然禅位,政治算盘打得可不浅。

先说给宋孝宗赵眘“施恩”。

赵构自己是有儿女的,五个女儿被金国抓走,一个儿子赵旉南渡时,手下人想拿他做文章取代赵构,结果阴谋败露,孩子受惊吓死了,才3岁。养子赵眘呢,绍兴二年就被立为皇子之一,在宫里待了30年,要等赵构老了再传位,赵眘都五六十了,哪还有什么恩情,说不定还心生怨怼,对赵构身后事也未必上心。这时候国家刚稳下来,传位给养子,养子肯定念着他的好。

为何赵构选择主动禅位-南宋当时处于相当稳定的时期 (赵构为什么)(图1)

后来事实证明,宋孝宗对这个养父确实孝顺,就算赵构的决定不对,他也照着做,赵构去世后他难过得不行,两年后就传位给了自己儿子。

再说说赵构禅位后的政治谋划。

第一,堵住金国的招。

赵构选赵匡胤这一支当继承人,心里有数。绍兴议和后,他妈韦太后被金国放回来了,可韦太后在金国时日子不好过,甚至在洗衣院干活,后来还嫁了金国人,还生了孩子,这要是传出去,宋朝皇室多丢脸。韦太后回来的第二年,金国就想把宋钦宗和他妃子送回来,明摆着是想让宋钦宗跟赵构抢皇位,南宋内斗,金国好趁机捞好处,还能要钱要地。赵构看得透,压根不接宋钦宗。其实徽钦二帝早把赵构当弃子,两次送进金军,他心里能没怨气?

为何赵构选择主动禅位-南宋当时处于相当稳定的时期 (赵构为什么)(图1)

赵构退了位,宋孝宗上台,金国手里捏着的“牌”——宋钦宗、他妃子子女的用处就小多了。毕竟宋孝宗是赵匡胤的根,被俘的宋钦宗是赵光义的根,两支八竿子打不着。

第二,断了赵光义那支的念想。

赵构选赵匡胤一支,不光是防金国,也是防着赵光义那边的后人。南宋还有赵光义的后裔呢,他们总想着把北方被俘的亲属接回来,要是他们上台,肯定记恨赵构不接宋钦宗,赵构死后名声也难保。这是给自己铺后路。

第三,给宋孝宗攒人气。

赵构当年为了跟金国议和,每年送不少钱,还割地,更杀了岳飞父子。这和议也就十来年,金国又打过来,送的金银反而帮了金国忙,这是他一大败笔。采石之战是个书生虞允文指挥的,其他将领都消极,打胜了还可能被杀,谁肯拼命?这都是杀岳飞的恶果。南宋不能靠一个虞允文,得把杀岳飞的伤疤补上。宋孝宗一上位就给岳飞平反,还给他后人封官,这肯定不是临时起意,是赵构提前安排的,既补了政治伤,又抬高了宋孝宗的地位,目的就是让南宋更稳。

为何赵构选择主动禅位-南宋当时处于相当稳定的时期 (赵构为什么)(图1)

话说回来,赵构确实累了。

他这辈子太坎坷,没几天安生日子,心理越来越脆弱,金国一来就想跑,从南京跑到杭州,还坐船出海,老百姓对他观感很差。采石之战前他都备好了逃跑路线,要不是打赢了,又得跑。他总觉得自己是金国的靶子,这心结一直解不开,负担重得很。退位后金国目标转移,他不用天天提心吊胆了。可做了太上皇,他还是想跑,1163年南宋打了败仗,他雇了500民夫、1000士兵,天天准备着搬东西,随时能坐船跑,幸好金国没打过来。退位后,赵构关键时刻还插手朝政,这逃跑也是要有权力支撑的!


上一篇: 南宋第一明君宋孝宗为何主动禅位 (南宋第一名臣) 下一篇:他是南宋最机智的将军-靠熟豆子就杀敌无数 (他是南宋的什么名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