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为什么能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为什么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赵构为什么能活八十多)
你们知道赵构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赵构能称帝建立南宋,在很多人眼里算是充满了偶然性,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就此灭亡,当时大宋子民对金兵已经充满了愤怒,赵构也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
赵构称帝这事儿,说偶然也偶然,说必然也必然。靖康之变那会儿,金兵把汴京围得铁桶似的,徽钦二帝还有一票皇族全被掳走了,就赵构,因为之前被哥哥钦宗派去河北找救兵,没在城里,这才躲过一劫。你说巧不巧?要是他也留在汴京,南宋的开国皇帝估计就不是他了。
不光是皇帝,当时在汴京的皇子皇孙几乎没跑掉,金人就是想断绝赵家的根,让他们再也翻不了身。赵构这“幸存”,纯属赶巧了。但话说回来,就算他没被抓,要真没点本事,想在乱世里称帝,也不容易。

那为啥又说必然呢?首先,金兵那会儿其实就想抢东西,压根没真想管中原。他们抢够了就往回跑,还扶了俩傀儡政权——张邦昌的楚、刘豫的齐,自己懒得搭理中原的事儿。这就给赵构留了空子,他能慢慢攒人攒地盘,不用跟金人硬碰硬地抢地盘。
其次,赵构自己确实有两把刷子。对外政策是软了点,一味退让,但要说他是草包也不对。靖康之变后,1127年5月,他在大臣拥戴下称帝,结果金兵立马掉头南下,搞“搜山检海”式的追杀,赵构跑得那叫一个狼狈,从应天府到扬州,再到镇江、宁波,后来干脆跑海上躲着,跟只丧家犬似的。

可他就这么一边跑一边拉队伍,十多年愣是搞出个像样的朝廷,跟金兵打起来也有胜有负了。后来能跟金人谈和,偏安一隅,既是打出来的筹码,也是他自己慢慢攒出来的底气。你要真把他那点软弱撇开,他能在那种局面下开国,确实不是一般人。
所以说啊,赵构称帝,运气是一部分,本事也是一部分。光靠运气,跑得再快也撑不起一个朝代;光靠本事,没那点“幸存”的机会,他连站出来的资格都没有。

你看他逃亡的时候,估计自己都没想过能最后在杭州落脚,还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乱世里,谁能活下来,谁能成事,有时候真不是算得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