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李善长都已经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皇位继承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善长和朱元璋,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有一说,朱元璋是为了让儿子,实际是长孙,继承皇位后能坐稳江山而扫清障碍,开国功臣能量和影响力都太大了,杀光了就后继无人,自己儿孙平安,赵构杀...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善长和朱元璋,今天随便聊聊这个事儿。
有种说法,朱元璋杀功臣,其实是给孙子铺路,怕自己走了,孙子镇不住那些老家伙。开国功臣们能量太大,杀光了没人能威胁皇位,儿孙才能坐稳。赵构当年杀岳飞,还说什么“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估计老朱心里也得嘀咕:“非卿谋反,非朕残暴”——都是身不由己啊,只好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对不住了,爱卿。

其实这些罪名漏洞百出。李善长都70多岁了,之前朱元璋要杀他的意思很明显了,他真不怕死?还作死?说白了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老朱让史官把这些写下来,好像都是他们自己找死,他不得已才动手。不写?估计史官连命都得搭上。开国皇帝里,朱元璋最嗜杀,出身太低,根本没法容忍别人知道他的过去,当了皇帝就是“天子”,前尘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人得有自知之明,打工是打工,老板是老板,别搞混了。有些人真是不自量力,老板让他看几天场子,他就以为自己是老板了,要以厂为家。结果呢?老板肯定不高兴啊,你都喧宾夺主了,他还能容你?翻翻历史,很多二把手、三把手都栽在这上头。刘伯温功劳比李善长大,开国时封的爵位,搁现在也就个少将,但他没怨言,还是埋头苦干。要是有一点不满,老朱立马就杀了他。因为朱元璋知道刘伯温太厉害,留着不放心,想杀又找不到借口,把他愁够呛。最后还是刘伯温聪明,装病回乡养老,夹着尾巴当个闲人,躲过一劫,也算善终了。李善长就没这脑子,最后作死,连累全家。

李善长要转世,估计就是李鸿章那种人,喜欢拉帮结派,搞淮西集团。精致利己主义者眼里只有自己,为了发财哪管国家和人民死活。李鸿章就盼着中央权威不行,那样他才能长袖善舞,谋私利如鱼得水,根本不管是不是卖国。这种人还会给左宗棠使阴招,想搞垮对手,一派独大,再勾结列强资本干掉左宗棠、胡雪岩,搞东南互保削弱中央。历史摆在那儿呢,左宗棠一死,中国丢了多少领土,赔了多少银子,最后买单的不还是老百姓?

杀功臣这事儿,皇帝“兔死狗烹”是老套路了,只是杀多杀少的问题。大臣居功自傲,欺负人,看不起皇权,也是老毛病。所以杀与被杀,就是个死循环。冤不冤?真不好说。站在皇权角度、功臣角度、老百姓角度,结论可能都不一样。要是朱元璋培养多年的太子朱标不死,他可能也不会杀那么多功臣。其他儿子镇不住场子,老朱活着,功臣还能压着;老朱一死,那帮老家伙都能拉旗子自立。换你,你是不是也得杀干净?给孙子铺路啊!

你要是坐在那个位置,会怎么理政、稳定天下?当皇帝得会管人,不然江山坐不稳。话说回来,咱们就是个普通人,要是光站在平民角度评论历史,永远也看不懂帝王。朱元璋杀功臣,主要还是给朱允炆接班扫障碍,但他偏偏忽略了那些握实权的藩王,尤其是燕王朱棣。结果呢?没几年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把建文帝赶跑了,开创了永乐盛世。朱棣这些功绩,朱允炆一辈子都做不到。

朱元璋是布衣出身,知道谁都能当皇帝,他吃过苦,对人民有感情。他恨官僚贪腐,没法从根上改封建制度,只能杀贪官。他当皇帝不是为了享福,就想图个一时公平。老朱这么滥杀,主要还是个人素质问题。开国皇帝里就他文化水平最低,光武帝、李世民、赵匡胤都是贵族出身,学识气度根本没法比。和老朱像的还有一个刘裕,也够狠,从刘裕开始,对前朝皇室就是一个字:斩草除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