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以才名著称乡里-徐渭 (却在科举道路上挣钱)

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徐渭自幼便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渭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二月初四...

admin

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这小子从小就被说有才,在乡里挺有名,可科举路上却一直不走运。

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以才名著称乡里-徐渭 (却在科举道路上挣钱)(图1)

徐渭1521年出生在绍兴山阴一个快落魄的大家族,他爹徐鏓当过四川夔州府同知,原配童氏生了俩儿子徐淮、徐潞,续弦的苗氏没生,后来纳妾才有了徐渭。徐渭刚过百天,他爹就没了,从小是嫡母苗夫人带大的。

十岁那年,亲妈又被苗夫人赶出家门,骨肉分离,这事儿对他刺激挺大。十四岁苗夫人走了,他就跟着长兄徐淮过,俩人差三十多岁,也没啥兄弟情,处得别扭。

徐渭小时候缺爱,家里地位低,总寄人篱下,但这小子脑子灵光,六岁读书,九岁能写文章,十几岁仿扬雄的《解嘲》写了篇《释毁》,一下子在本地出名了。当地文人夸他是神童,跟杨修、刘晏比。在这种人情冷暖里,他活成了既孤傲又郁郁寡欢的样子。

徐渭长得高高大大的,白白胖胖,说话声音像鹤叫,大半夜还爱喊几嗓子发泄。他写的诗文也狂,想啥写啥,带着股子不服管束的劲儿。二十一岁那会儿,他入赘了绍兴一个潘姓富户,跟着当典史的岳父去了广东阳江,帮忙处理公文,算是见识了官场。没多久又回了老家考乡试,来来回回跑浙粤两地。

路上还顺道去南昌爬了滕王阁,逛了梅岭观音洞,心情挺好,写了不少诗。回来后跟沈炼、萧勉他们几个山阴文人凑了个“越中十子”的圈子,到处溜达着玩。沈炼夸他:“关起城门,就数他行!”

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以才名著称乡里-徐渭 (却在科举道路上挣钱)(图1)

可徐渭这么个天才,科举路上却栽了跟头。二十岁中了秀才,之后考了八次乡试,四十一岁都没中举。更倒霉的是,二十五岁家里被地痞流氓霸占,房子田地全没了;二十六岁妻子潘氏又病死了。人亡家破,功名没着落,他都不知道该咋活了。跑太仓想找活路,没找到,灰溜溜回了老家。

没办法,嘉靖二十七年,他开了个“一枝堂”教私塾混口饭吃,还跟着季本、王畿他们学王守仁的学问。第二年,他不顾别人闲话,把母亲接回了家。

徐渭在读书的同时,还挺关心国家事儿。1550年秋天,蒙古俺答在北京一带抢掠,就是“庚戌之变”。他听说后气坏了,写了《今日歌》《二马诗》骂严嵩误国。

1552年,徐渭乡试初考考了第一,被浙江提学副使薛应旂赏识,拔成了县学廪膳生。可复试的时候,他还是没中。


上一篇: 明代三才子-明朝杨慎-解缙及徐渭三人通称 (杨慎和谁并称明代三才子) 下一篇: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之先河-以其独特的笔触-徐渭 (开创大写意的画家)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