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才子-明朝杨慎-解缙及徐渭三人通称 (杨慎和谁并称明代三才子)
明代三才子,是明朝杨慎、解缙及徐渭三人通称,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以及官方认为,无论从博学才学和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解缙最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明代三才子,说的就是杨慎、解缙和徐渭这三位。要说整个明朝谁最博学多才,这仨肯定是排得上号的,而且后世学者和官方都觉得,论博学、才学、当时的影响力,还有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解缙能排第一。

先说说杨慎吧。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爹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11岁能诗,12岁就能写《古战场文》《过秦论》,当时的人都惊呆了。后来考中状元,进翰林院修史,这人性格直,写史书从不藏着掖着。嘉靖年间因为“议大礼”的事被贬到云南,一待就是三十多年,最后死在那边。
再讲解缙。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他家挺有文化的,爷爷和爹都是读书人。洪武二十年他中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第二年又跟哥哥、妹夫一起中进士。明成祖时期,他进了文渊阁,官至翰林学士,好多诏书都出自他手。最牛的是他还牵头编了《永乐大典》,这博学程度,没得说。
最后是徐渭。徐渭(1521-1593),字文长,浙江绍兴人,这人一生挺坎坷的。二十岁中了秀才,但后来考了八次乡试都没考上,一辈子没混到功名。不过人家是真有才,诗、书、画、兵法样样精通,年轻时还跟着胡宗宪抗倭,当过军师。后来不得志,就天天喝酒、画画,反而成了青藤画派的祖师爷,也算因祸得福吧。
那为啥说他们仨是明朝三大才子呢?主要看读的书多不多,会的本事杂不杂。解缙编《永乐大典》,博学第一;杨慎被贬云南那三十年,天天看书,人称“无书不读”,博览第一;徐渭呢,诗书画兵法样样行,妥妥的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