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找到宰相重开科举-这位书生进京赶考却遇上战乱-自封状元 (宰相救出来了吗)
唐僖宗时期,黄巢起义爆发,起义兵大闹长安城,皇帝为了保自己之命,偷偷逃跑了,当时,举国上下战乱纷飞,朝廷内外也是一片狼藉,各大臣子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想法设法陷害别人来保全自己,黄巢起义那会儿,正值一...
唐僖宗那会儿,黄巢起义闹得凶,起义军攻进长安,皇帝吓得偷偷跑了。整个国家乱成一锅粥,朝廷里头也是乌烟瘴气,大臣们各打算盘,明争暗斗,都想踩着别人往上爬。

黄巢起义正赶上唐朝一年一度的科举大考,国家乱成这样,皇帝连朝政都顾不过来,科举?更别提了。可大臣不管,读书人自己上心啊,比如唐朝这读书人陆扆(音yǐ),就把这次考试看得比啥都重。

陆扆出身官宦世家,按理说,凭他爹妈的关系,找个好差事不难。可偏不,他就想靠自己本事考科举,一步步在官场站稳脚跟。他准备好了,信心满满跑长安,结果一瞧,哪有半点要科举的样子?大街上人人慌慌张张,一打听,好家伙,皇帝都跑路了,科举?早没人管了!

陆扆可不干啊,自己辛辛苦苦跑到长安,就为这场科举,想以后平步青云,咋能说不考就不考?
他到处打听,认识了在皇帝身边当差的小秘书——中书舍人郑损。俩人聊了会儿,郑损觉得这小伙子会说话,潜力不小,挺欣赏他,就推荐给了宰相韦昭度。韦昭度跟他一谈,也觉得行,就把他留在身边,帮着处理点事。

虽然已经在官场做事了,可陆扆心里还惦记着那场科举。到了六月,他又跟宰相提,说今年一月的科举得补上啊。宰相一听,觉得有道理,陆扆还顺便推荐了郑损当主考官。这么一安排,科举考试拖了五个月,到底还是顺利开考了。
郑损知道是陆扆跟韦昭度提的让他当主考官,考完收了卷子,他就对陆扆说:“卷子你来判吧,明天给我。”陆扆愣了一下,但也没推辞,心里琢磨:这考试可是自己争取来的,让自己当状元也行,我有这实力。再说郑损这意思,不就是要给我机会嘛?于是,写录取名单的时候,陆扆大笔一挥,自己就成了那场科举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