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无法彻底歼灭倭寇-明代的倭寇为什么那么厉害 (明朝为何无法继承元朝版图疆域)
明朝倭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是利益不对等,明代的倭患,与历代北方游牧民族之患,本质上是相同的,明代时期,全球不约而同进入一个大航海时代,使得一向风平浪静的沿...
明朝倭寇这事儿,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先说个挺关键的:利益不对等。
倭寇犯边,跟北方游牧民族打过来,本质上没区别,都是冲着好处来的。人家来一趟,能抢到东西、抓到人,发了财再走。你要想打过去?费劲巴拉不说,还捞不着啥,这买卖亏本。利益差这么多,就特麻烦。
那明朝的倭寇为啥闹得这么凶呢?头一个,航海技术上来了。以前过大海,那可太难了,风大浪急,小船说翻就翻。但到了明朝不一样,郑和下西洋把咱的航海技术带起来了,欧洲人都能漂洋过海跑到中国来,海洋这东西,突然就不是啥过不去的天险了。日本人在航海上虽然比不上欧洲,但跑来中国沿海“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个,跟明朝的海禁政策脱不了干系。朝廷搞朝贡贸易,说白了就是“厚往薄来”——外国送点东西来,咱回礼得比送的价值还高,显摆咱是大国,有气度。时间长了谁顶得住啊?朝廷觉得这买卖不划算,热情就淡了。官方贸易不行,私人又不让出海,“片板不得下海”,那走私不就兴起来了?海盗集团一多,可不就成了倭寇的重要组成部分嘛。
第三个,别以为倭寇都是日本人,里头中国人可不少。“倭寇”这词儿就是个统称,日本武士、浪人、商人、无赖都有,中国海盗、甚至葡萄牙人混在里头的也不少,背后撑腰的其实是日本那些藩主贵族。所以他们一趟趟跑来东南沿海,就是抢财抢人,来了就能发笔财。
到了嘉靖年间,倭寇闹得最凶,这时候明朝其实压根没本事远征日本。最早朱元璋把日本划为“不征之国”,那时候倭寇闹得还不凶。可到了嘉靖年间,明朝国力早就不行了,军事更是拉胯。海防上漏洞百出,军队战斗力差劲,战船数量严重不足,曾经牛气冲天的海上力量,这时候早不行了,海洋防卫基本等于没有。这种掉以轻心的国防,等于把国门直接给倭寇敞开了,没防御纵深的海岸线,成了海盗们抢完就跑的“后花园”。
当时别说远征日本,能在海上防住倭寇都算本事。军界为此吵翻了,分两派:一派是海防派,胡宗宪、俞大猷他们,觉得得先守海。俞大猷说得直:“倭贼从海上来,船就得在海上防,这是头等大事。”另一派是陆防派,谭纶、戚继光他们,觉得陆地作战更重要。谭纶说:“打海战这么多年,就没听说能全歼倭寇于海上的。”戚继光也觉得:“水陆都得管,但陆战才是关键。”
最后证明,海防根本防不住。还是戚继光有道理,采用“大创尽歼”,在陆地上狠狠揍来犯之敌,这才把倭患平下去。所以啊,明朝那会儿的海上力量,哪像传说中那么厉害?防守都费劲,更别说远征日本了。
明朝倭患的兴起,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海禁政策催生的走私贸易,以及倭寇成分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嘉靖年间,明朝国力衰退,海防废弛,使得倭寇得以在沿海肆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