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结果如何-卡洛登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 (泰国少将之子最后结果如何)
卡洛登战役,BattleofCulloden,,又称德拉莫西沼地之战BattleofDrummossieMoor,1746年詹姆斯党叛乱的最后的决定性的一战,1746年的卡洛登战役是詹姆斯党人在不列颠...
卡洛登战役,也叫德拉莫西沼地之战,1746年那场詹姆斯党叛乱的最后一战,打完基本就散摊子了。
这仗打完,詹姆斯党在不列颠彻底没戏了,苏格兰高地部落的大规模叛乱也算到头了。结果嘛,英军这边打得挺狠,基本是大屠杀收场。但不知道为啥,总有人爱把这事儿吹成另一个《勇敢的心》,说啥弱者反抗强权,冷兵器对热兵器,苏格兰中世纪浪漫主义最后倔强——听着是挺热血,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不过,真当是这么回事儿?
先说说两边多少人吧。詹姆斯党这边,白色蔷薇旗下拢共7000多人,12门炮;英军那边8000多人,16门炮。这么看,兵力差距真没想象中那么大,哪来的“弱者对抗强权”?再说啥冷兵器对热兵器,但凡知道詹姆斯党军队是啥样的,谁信啊?
带头的“美王子”查理斯,可不是啥本土英雄。他爹是老詹姆斯二世,妈是波兰公主,自己生在罗马。1745年回来搞事儿,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坐了两艘装了82门炮的法国船。船上还跟着1000多佣兵,有低地人、法国人,还有苏格兰、爱尔兰的,都是法国给他凑的“助力”。
这些佣兵才是查理斯的真正主力。早先英国内战那会儿,一堆苏格兰、爱尔兰人被当成叛国犯,跑欧洲大陆当佣兵混饭吃,法国、西班牙那边都有成建制的苏格兰、爱尔兰步兵团。他们本来就恨汉诺威王朝,法国一招呼,立马就来了。低地佣兵更是出名,价码比黑森佣兵还高,法国还派了些军官和技术人员过来。
不管是爱尔兰人、苏格兰人,还是低地人、法国人,手里都拿着火器,也懂欧洲流行的“排队枪毙”(线列战术)。查理斯刚来的时候,还拉拢了些在苏格兰政府军里当兵的英格兰人。等打卡洛登这仗的时候,他手下光职业军人就有2000多了。
7000人里头,去掉2000职业军人,剩下的5000多是苏格兰高地部落武士,跟着查理斯混。但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这些桀骜不驯的高地人,拿火器的可比拿冷兵器的多多了。
早先16世纪那会儿,高地人还爱拎着重斧头、双手剑,排密集阵往前冲。到了17世纪,火器用多了,他们就把那些大家伙扔了,换了轻便的护手剑和小圆盾。毕竟冷兵器再厉害,也扛不住枪子儿,所以不少人开始带手枪、步枪,边打边冲。
战术也跟着变了,不再搞密集方阵硬冲,改成按亲戚关系组小队,十几人到几十人一队,队里不少人拿步枪、手枪,最后把这些小队凑成个大方队,松松垮垮的。
不过他们还是改不了那股子鲁莽劲儿,就爱突击。总喜欢占个高地或者上坡位置,然后排山倒海往下冲。冲到离敌人50到60码(火枪打得到的距离)时,拿枪的高地人会先零星打几枪,接下来就得硬扛敌人一轮齐射——这一下子就能撂倒好几百人。要是能扛住,就能冲进敌军队伍里拿冷兵器干。以前没卡座刺刀的时候,这招确实挺难防的。卡洛登之前,高地人还创过自损800干掉2000英军的战绩呢。
卡洛登打完,英军去收尸(主要是高地人,死得最狠),搜出来的战利品里,光火枪枪机部件就有2000多个,护手剑才190把。这数据不就说明问题了?
那为啥,明明有火器又有专业军人的詹姆斯党,会输得这么惨?几千人躺那儿,英军才死几百人?问题就出在带头的查理斯王子,这人太蠢了。
手下军官都劝他撤,他偏不听,反而听高地酋长的话,非要跟英军死磕。战场选得更离谱,一片墙、沼泽、草地混一起的开阔地,还把高地人放第一线,去硬攻英军已经修好的野战阵地,自己带着职业军人在后头看戏。
这几下操作直接送人头。地形乱七八糟,高地人根本没法发挥冲锋优势,只能一小股一小股顶着子弹、霰弹往上冲,好不容易冲到英军跟前,人家早装了卡座刺刀,冷兵器根本近不了身。高地人一溃败,后面的职业军人还没开枪呢,就被冲散了。
查理斯王子估计也后悔了,把不列颠的支持者扔下,灰溜溜跑回法国,这场闹剧算收场了。往后几十年,詹姆斯党再也没折腾起来过,汉诺威王朝算是坐稳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