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弹劾而死-狄青原是宋朝武将-为何会深陷文官纠纷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武将狄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创建一个王朝,打天下要靠武将,治天下要靠文臣,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除了开国皇帝的权力最大,其次就是建国过程中手握兵权的...
宋朝武将狄青的故事,知道的人真不多。
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臣,这本来是常理。一个新王朝起来,除了皇帝最大,就数那些跟着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兵权最大。
可宋朝偏是个例外。赵匡胤自己就是靠武力夺的天下,可他偏偏怕别人学自己,于是拼命削武将的权,捧文官。结果呢?文官整武将的破事,在宋朝可不少见。
而整死武将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文学泰斗——欧阳修。
欧阳修整的是谁?
欧阳修是宋仁宗时期的进士,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都当过大官,算是三朝元老。他整的那个武官,就是狄青。狄青出身穷得叮当响,全靠一身本事在军里杀出条血路。一生打了二十五场硬仗,最后官至枢密副使,妥妥的宋朝武将天花板。
这人是农民家的孩子,一开始就是个普通士兵,凭着一身好武艺,在西夏战场上,他一个人冲进敌营烧了人家几万石粮,抓了五千七百多俘虏。每次打仗都第一个往冲,西夏人听到他的名字腿都软,见了他就想跑。最后当上了枢密副使。
狄青是武将,怎么卷进文官的烂摊子了?
他出身太差,在官场上本来就难站住脚。再加上升得太快,文官们早就眼红得不行。宋仁宗又特别宠他,这帮人更是心里不平衡,朝廷里到处都是对他的嫉妒和猜疑。狄青从真刀真枪的战场,一下子进了勾心斗角的官场,那叫一个难。
他本来就小心,这下更是夹着尾巴做人。他清楚自己早不是那个在前线冲锋的大将了,搞不好就是别人争斗的牺牲品。可要是前线真有战事,他还是第一个冲上去。
他每个决定都会被文官集团压着,毕竟这帮人天天就想给武使穿小鞋。但狄青对仁宗是真感恩,知道遇之恩,不会看着仁宗有危险不管。这么一来,文官和武将的交锋,就把狄青推到了前面。
欧阳修为啥要逼死狄青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狄青升得快,朝里反对的声音就没停过。就连以前夸他厉害、把他捧成北宋名将的庞籍、欧阳修,后来也使劲儿踩他。狄青夹在皇帝的信任和文官的骂声里,活得憋屈死了。
宋仁宗还劝他把脸上的疤遮一下,狄青说:“这疤能让士兵们看到,知道当兵报国没白拼。”他这人真没那么多心眼,对仁宗忠心耿耿。可这话到了居心叵测的文官嘴里,就成了“他想收买人心,图谋不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嘉祐年间,京城发大水,狄青一家躲到大相国寺。结果有人看见他穿了件黄袄,立马就有人做文章,说他想“黄袍加身”,要造反。这下狄青真是进退两难。
这时候,欧阳修上了两道折子,让把狄青调出京城,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不然他小命难保。有人说这是“劾青实为保青”。可皇上根本没理。不急流勇退,哪有好下场?狄青的死,是历史把他逼到悬崖边,是那股子惯性让他走到了头。盛极必衰,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