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真的是放过所有罪犯吗-古代皇帝-大赦天下 (时间会放过谁)
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很多人都知道,李白一生郁郁不得志,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西逃,太子李亨登基,是为唐肃宗,永王李粼在南方拥兵自重,李白也被招为幕僚,他在,永王东巡歌,中写道,但用东山...
李白,唐朝那位写“床前明月光”的大诗人,大家都知道他吧?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他这辈子其实挺郁郁不得志的。
安史之乱一闹,唐玄宗跑路,太子李亨上位,就是唐肃宗。永王李粼在南方拉起队伍,把李白也招去当幕僚。李白还挺来劲,在《永王东巡歌》里写:“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老想着靠政治抱负干一番事业。
结果呢?唐肃宗派兵把永王李粼给收拾了,李白以“造反罪”被抓进监狱,后来流放夜郎,就是现在贵州桐梓那地儿。眼瞅着诗仙要在荒山野岭里过一辈子,赶上天下大赦:死刑的改流放,流放以下的直接放人。李白算是捡了条命,史书里写他“遇赦而还”。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水浒传》里的宋江。他杀了阎婆惜,梁山好汉喊他入伙,他宁可去流放也不上山,为啥?因为宋朝隔几年就大赦天下,流放完了就能洗清罪名。可要是上了梁山,那可就真成“反贼”,一辈子都洗不白了。那问题来了,古代啥时候会大赦天下?大赦时都能赦免哪些人?
大赦天下,说白了就是皇帝一挥手,全国罪犯的账一笔勾销,以前犯的错都不算了。那皇帝为啥要这么干?真不是突然心善,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给老百姓点甜头,让大家记住他“贤明”。
你猜怎么着?从《史记》《汉书》里统计发现,汉高祖在位12年,大赦9次;汉元帝15年,大赦10次;汉哀帝6年,搞了4次;汉平帝才在位5年,也赦了4次。东汉灵帝更狠,22年里赦了20次;汉献帝他哥刘辩,半年就赦2次。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王朝越乱,大赦越勤;越稳当,次数越少。比如汉文帝23年才赦4次,汉景帝16年赦6次,汉明帝18年赦3次。
那具体啥时候会大赦呢?
新皇帝登基或者立太子,这可是大事,这时候大赦,显得皇帝胸怀宽广,仁慈贤能。
皇太后、皇后、皇帝过生日,也不是每年都赦,像五十大寿、六十大寿这种重要年份,皇帝表表孝心或者纪念一下,也会大赦。
皇宫里有喜事,比如生皇子、公主,或者皇子成婚、公主出嫁、立妃立后,皇帝一高兴,为了给天下做个“关爱家人”的榜样,自然要大赦,普天同庆嘛。《旧唐书》里就写过:“立妃韦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内外官陪位者赐勋一转,大酺三日。”还有《新唐书》记载:“公主满孺月,帝后复幸第,大赦天下。”
遇上大灾大祸的时候也会赦。董仲舒搞了“天人感应”那套后,皇帝自称“天子”,天灾一来,老百姓会觉得是皇帝惹上天不高兴了。这时候皇帝赶紧大赦,笼络人心,比如李白那次,就是因为关中大旱才被赦的。
不过大赦也不是所有人都赦。皇帝的目的是维护统治,像造反这种,肯定不行。那哪些人不会被赦?
“十恶不赦”这个词大家都听过,就是这十种罪,怎么都不能赦:
谋反,想推翻王朝的,赦了不是找死?梁山好汉后来招安,得先跟朝廷谈好“既往不咎”,不然谁敢下山?
大逆,破坏皇帝宗庙、陵墓、宫殿的,等于打皇帝脸,雍正年间的年羹尧,就有一条大逆罪。
谋叛,暗中背叛朝廷的,和谋反差不多,是前奏。明初胡惟庸就是被朱元璋以“谋不轨”株连九族。
恶逆,打杀亲属的。朱棣造反时,建文帝怕背上“杀叔叔”的骂名,特意叮嘱手下别伤朱棣,这才让朱老四初期造反时多次躲过一劫。
不道,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
大不敬,不尊敬皇帝的言行,电视剧里太监吓唬大臣时常见这罪名。
不孝,忤逆直系长辈的,古代讲“以孝治天下”,这罪名常被老子用来教训儿子。
不睦,亲属间谋杀、出卖、殴打、告状的。
不义,违背封建仁义的。
内乱,乱伦、奸污亲属的。
后三条(不道、不义、内乱),都是为了维护封建那套纲常伦理。
除了大赦,还有特赦。诸葛亮死后,魏延带着士兵造反,魏延被杀后,手下士兵成了叛军。但人太多,处理不好可能哗变,后主刘禅就大赦赦了他们,稳住军心。不管是李唐打窦建德,还是李世民搞玄武门之变,之后都有大赦的记录。
所以说啊,不管是大赦还是特赦,说白了都是皇帝手里的一张牌,用来稳住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