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效古赠崔二 (这首诗该如何读)

效古赠崔二,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

admin

高适这首《效古赠崔二》,读着读着心里就发沉。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效古赠崔二 (这首诗该如何读)(图1)

开头六句,景和情搅在一起,把那种天地都罩着的悲愁写透了。“十月河洲”,看着就萧条,心里能不凉吗?前途一片暗淡,所以才有“归欤”的想法。三、四句更狠,狂风呼啸,雨雪交加,天地都黑了,想回家都不知道往哪儿走。“迷所至”这三个字,把那种进退两难的劲儿写活了。“浩哉”这一声感叹,不光是说景象大,是说心里的愁也像这天地一样,无边无际。

接下来十二句,“缅怀”两个字一出来,画面就转到京城了,把那些当官的、有权势的人怎么花天酒地都写出来了,反衬出“我们这种人”慌慌张张找不到路的惨样。权贵们人多势众,名声响亮,像在云霄里头,哪肯管我们这些困顿的人的死活?他们天天开宴会,车马排成队,交游多风光;美人像荷花似的,小屋里全是香,生活多糜烂;金炉里放着兽炭,谈笑得意的样子,多傲慢。这一幅幅画写得太真了,把权贵们的腐败揭得底朝天,越看越气。笔锋突然一转,“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这不是明摆着说,草野里头哪还有我们这种快饿死的人吗?气得人想拍桌子。

最后八句,回到“赠崔二”的意思,把心里的不平都倒出来了。先说我惭愧自己没本事救世,早就想认命了,接着反问一句:你有那么大的才能,怎么也和我一样憔悴?这不就说明这社会根本不让有本事的人出头吗?前面说的自认倒霉,其实是反话,心里还是想救人,只是做不到,憋得慌。然后想唱歌解闷,结果越唱越郁闷;想喝酒忘愁,结果越喝越清醒。最后两句“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听着像劝人别哭,其实里头全是憋屈,认命又不甘心的那种劲儿。

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效古赠崔二 (这首诗该如何读)(图1)

这首诗开头用景带情,悲凉得让人喘不过气。中间铺陈权贵们的奢侈,写得跟亲眼看见似的。最后抒情一波三折,把心里的悲愤推到了顶。里面好多对比,不用多说,读者自己就能看出社会多不公平。而且说话的语气又冲又顿挫,感情特别强烈。这种悲叹和愤怒,让高适的诗从一开始就特别实在,不光有豪放,还有“沉郁悲凉”的一面,有人说他的沉雄不输杜甫,真不是吹的。这也让他的边塞诗多了份对将帅无能的骂和对士兵的可怜,在边塞诗人里独一份。


上一篇: 岑参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唐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如何鉴赏 (岑参写这首诗怎么读) 下一篇: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什么时候投笔从戎的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