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史称-北宋失败后与西夏达成协议-庆历和议-定川寨之战 (北宋失败的原因)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

admin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宋夏战争的第三场大战,最后宋军输了,西夏赢了。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也就是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宋和西夏又打起来了。这次西夏军打到了宋的泾原路,在定川寨(现在宁夏固原西北那边)把宋军给揍了一顿。

史称-北宋失败后与西夏达成协议-庆历和议-定川寨之战 (北宋失败的原因)(图1)

西夏在三川口、好水川打赢之后,越来越嚣张,老来宋的西北边境抢东西。宋那边没办法,只能一直守着。

庆历二年,西夏的李元昊有个谋臣叫张元,给他出了个主意。张元说,宋朝的好兵都放在边境了,关中那边反而兵少。要是咱们西夏大军牵制住边境的宋军,让他们顾不上关中,再派一支厉害的队伍直扑关中平原,拿下长安(现在西安)应该不难。

元昊觉得这主意行,就派了10万人马,分两路往宋境冲。一路从刘燔堡(宁夏隆德)出来,另一路从彭阳城(宁夏固原东南)往渭州打。

九月底,元昊真按张元的来了,在天都山(宁夏海原东)集结了10万人,又分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鼓阳城,一路出刘蹯堡(宁夏固原西北),想夹击镇戎军(宁夏固原),把宋军引出来再一起干掉。闰九月初一,宋泾原路的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听说夏军来了,就让副手葛怀敏带兵从渭州(甘肃平凉)到瓦亭寨(宁夏隆德东北)去挡着。

初九,葛怀敏到了瓦亭寨,碰到寨里的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的部队,他没听命令,直接往北走,驻扎在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派人送信让他别太深入,让他背城扎营,假装示弱引诱敌人,再设伏兵偷袭。葛怀敏不听,还找了镇戎军的曹英、泾原路的都监赵珣、两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这些人,凑了好几万兵,继续往北进。

史称-北宋失败后与西夏达成协议-庆历和议-定川寨之战 (北宋失败的原因)(图1)

二十号,葛怀敏他们到了镇戎军西南,走马承受赵政说离夏军太近,不能轻进。葛怀敏才停下,晚上去了养马城(大概宁夏固原西北)。后来曹英、泾原都监李知和、王保、王文、镇戎都监李岳他们也从镇戎军赶到了。

几个将领听说元昊把军队挪到新壕(宁夏固原西北古长城壕)外,商量着第二天黎明去偷袭。赵珣觉得夏军远道而来,肯定想速战速决,建议在马栏城(陕西旬邑东北)扎栅栏,堵住他们的退路,守住镇戎,保障粮道,等他们累了再打。葛怀敏不听,让诸将分兵四路往定川寨走。

二十一号,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走到赵福新堡(大概宁夏固原西北),被夏军截住,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元昊趁机带兵冲到新壕,向宋军中军逼近。葛怀敏、赵珣、曹英、叶芝春这些人守着定川寨。快中午的时候,夏军毁了新壕的板桥,断了宋军的粮道和退路,还断了定川寨的水源,宋军又饿又渴。葛怀敏带兵列阵出去打。

元昊集中兵力分别进攻,先在河西打败了刘贺的部队,又打寨东葛怀敏的军队,因为宋军阵型坚固没打下来,转头去打寨东北的曹英部队。这时候突然刮起大风,飞沙走石,宋军乱了套,士兵们吓坏了,争着往城里跑。葛怀敏被人群裹着,差点被踩死。

赵珣带刀斧手和勇士在门桥拼命打,夏军才稍微退了点。这天晚上,夏军围了城。葛怀敏和几个将领商量,想突围去镇戎军。赵珣觉得路上肯定会被夏军截住,主张绕道笼竿城(宁夏隆德北)走,其他人不听。

二十二号黎明,让曹英、赵珣当先锋,刘贺、许思纯当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这些人殿后,列队往东走。临走的时候,手下拉住马再劝,请求换个路,葛怀敏不让,骑着马往东南跑,跑了二里,长城壕桥已经断了,退路被堵。夏军趁着宋军乱,早就断了后路,以逸待劳,从四面冲杀过来。 史称-北宋失败后与西夏达成协议-庆历和议-定川寨之战 (北宋失败的原因)(图1)

葛怀敏和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叶芝春、王保、王文、刘贺等十六个将领都战死了,宋军九千四百多人几乎全没了,宋军大败。葛怀敏和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等16个将领被杀,损失了9400多人。走马承受王昭明、赵政他们退回定川寨,后军一部分绕道去了笼竿城。

元昊打赢之后,带兵往南打,连破好几个寨子,一直打到渭州,在纵横600里的地方,烧民房、毁城寨,所到之处宋军都自己守着不敢出来。十月初,元昊听说环庆路的经略安抚使范仲淹带兵来救,又陕西各路有20万屯兵牵制,就没再深入,抢了一波东西就回去了。

定川寨之战,元昊算准了敌人用兵,占了有利地形,把宋军引出来,断了粮道和退路,再围攻,一下子就赢了。宋将葛怀敏不懂兵法,轻敌贪功,不听命令乱进,好几次拒绝部将的正确建议,才导致失败。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和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元昊接受宋的封号;宋夏战争里双方抓的将校、士兵、老百姓都不再还对方,这就是“庆历和议”。


上一篇: 黄袍加身-看宋太祖如何从将军成为君王 (黄袍加身什么意思) 下一篇:北宋时期滕子京是何许人也?真如范仲淹中所言是位好官 (北宋时期滕子是什么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