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衰落-如此强盛的大唐-藩镇割据给唐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衰落的原因)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到唐朝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古时候非常繁荣昌盛的一个时代,唐朝的以肥为美,富态成为一种美的体现,那么,最近也是有不少的网...
唐朝这事儿,大家都不陌生吧?那会儿可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王朝之一,“强汉盛唐”嘛,听着就提气。不过话说回来,这么牛的大唐,怎么一步步就垮了呢?最近老看到有人问,唐朝到底为啥衰亡的,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个。
唐朝强到什么程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听着就让人眼红,那时候的唐朝,国力甩其他国家几条街,连“以胖为美”都成了审美主流。可这么个庞然大物,怎么就撑不住了呢?

强汉盛唐这俩标杆,后世王朝都得瞅两眼。唐朝从李渊开国到朱温篡位,差不多三百年,中间有过几个高光时刻,国力当时绝对是世界第一。
那这么厉害的帝国,咋就完蛋了呢?说到唐朝衰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是藩镇节度使搞起来的,直接让唐朝人口少了一大截,经济崩了,中央威信扫地,军阀割据的局面再也没法挽回。
不过藩镇割据这事儿,还得从唐玄宗那时候说起。那时候唐朝军队改募兵制,搞了军镇节度使制度,就是从玄宗封那十个节度使开始的,史称“天宝十节度”。这制度一出来,唐朝军队战斗力直接拉满,一个藩镇能干翻好几个敌国部落,大唐军事巅峰就是这么来的。

但问题也来了,节度使手握军政财大权,自己招兵买马,培养亲兵,叫“牙兵”,实力比中央军还猛。
你想想,这样的藩镇要是反了,得多吓人?
安禄山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他一个人就占了唐朝半壁江山。
安史之乱后,后来的唐朝皇帝谁也解决不了藩镇问题,最后这事儿直接把唐朝给坑没了。
除了藩镇割据,中晚唐的中央政府也乱得一塌糊涂。
一个是党争,最出名的就是“牛李党争”。牛僧孺和李德裕两拨人,在朝里天天掐,互相拆台,连皇帝都没办法,就这么折腾了四十多年,换了五个皇帝。
牛李党争从中央影响到地方,连基层都扯进来了,对唐朝衰亡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另一个是宦官专权。中晚唐那会儿,宦官的权力大得离谱,不仅能决定皇帝谁上谁下,还跟禁卫军勾结,甚至和外地藩镇串通,里里外外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所以说唐朝灭亡是因为宦官,这话真不是没道理。

唐朝一开始学了不少隋朝的好制度,比如科举、三省六部,但可惜啊,没把这些东西完善好。
就拿科举来说,虽然给了寒门子弟一条路,但那些老牌世家大族没退出历史舞台,反而靠着家族资源和学问想垄断科举,寒门和旧世族的矛盾越来越大,“牛李党争”就是这矛盾的表现,皇帝们也没辙。
再说说藩镇,这坑其实是唐朝自己挖的。玄宗被藩镇搞得够呛,后来的皇帝谁也解决不了,个别想削藩的,最后都失败了。
至于宦官干政,更是唐朝自己作的。唐代宗为了分宰相的权,设了个枢密使,让太监当,跟宰相一起管国家大事,这一下就从制度上给了宦官权力,让他们横行霸道,没人能管,甚至能把皇帝气死再换个新的。
这么一看,唐朝从玄宗以后,就没建立起一套能好好运转的制度。藩镇、枢密使都是饮鸩止渴,科举制度又不行,皇帝们也没啥大作为。
说实话,唐朝开国太顺了,隋朝留下的底子太厚,唐太宗才能轻松搞出贞观之治。武则天夹在中间,做得还行,但她的身份让她的理念始终成不了主流。
国家转型的时候,最考验皇帝能力了,可从玄宗往后,历任皇帝都没能扛住这个担子,最后,大唐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