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是如何建立的-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 (隋朝是如何建立的)

说到元朝和明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元朝之后是明朝,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但鲜为人知的是,元明之间其实还有一个小王朝,竟是宋徽宗九世孙所建,靖康之难中,宋徽宗...

admin

元朝之后是明朝,这谁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元明之间其实还夹着个小王朝,竟是宋徽宗九世孙建的!

靖康之难里,宋徽宗和一堆儿子被抓到北方,留在南宋的后裔又经历宋元大战,大多隐姓埋名,躲得远远的,谁也找不着。不过元朝建立七十多年后,宋徽宗的八世孙不想再忍了,决定反抗残暴的元朝,最后由九世孙重建了个“小宋朝”,居然还活了十二年!

马背上的民族能打天下,但真不会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方式太粗暴,对南宋故地的人压得特别狠,所以南宋那边起义不断,有个叫韩山童的农民,就这么拉开了大起义的序幕。

韩山童,出生在赵州栾城(现在河北栾城)一个信白莲教的家庭,长大了一边种地一边传白莲教,还喊着“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说要推翻元朝,后来认识了安徽阜阳的刘福通。所谓白莲教,是南宋初年昆山人茅子元创的,后来跟明教、弥勒教、道教混在一起,所以才有“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的说法,元朝起义军好几次都用白莲教,金庸小说里朱元璋和波斯明教有关系,其实是错的。

那时候元朝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尤其是乱发纸钞、挖黄河新河道之后,矛盾更炸了。1351年,元朝硬拉了15万民工修黄河堤坝,韩山童、刘福通他们决定趁机起义,先编了句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又偷偷刻了个独眼石人,背上写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埋在黄陵岗附近的河里。这年四月,民工挖出了独眼石人,消息一下子传开,大河南北人心都乱了,韩山童和刘福通赶紧趁机起义。

是如何建立的-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 (隋朝是如何建立的)(图1)

五月初,韩山童和刘福通、杜遵道、韩咬儿他们,在颍州(现在安徽阜阳)颍上县聚了三千人,杀黑牛白马,对天发誓,准备起义。

领导吃饭开会都得说两句,古人干大事也要写篇文章表立场,韩山童发了篇檄文,大概意思是:“玉玺藏在海东,精兵从日本来。江南穷得叮当响,塞北却富得流油。我们有虎贲三千兵,直捣幽燕;龙飞九五天,重开大宋江山!”同时他还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刘福通他们几个也跟着宣传“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该他坐中原”。

韩山童到底是不是真八世孙,谁也说不准。后人猜,他这么说,可能是因为元朝“贫极江南”,南宋故地的“南人”地位最低,算第四等人,受够了元朝的气,心里还想着宋朝,所以韩山童打“复宋”旗号,正好戳中大家的痛处,号召大家跟着反元。

没想到消息走漏了,韩山童他们聚众宣誓的时候,地方官接到密报,突然带人来镇压,韩山童被抓了牺牲,妻子杨氏和儿子韩林儿逃到武安山(现在江苏徐州)躲起来,刘福通他们冲出包围,又聚起起义军,五月初三占了颍州城,点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火。因为这支部队打红旗,头扎红巾,又叫“红巾”或“红军”,还因为焚香聚众,也叫“香军”。

是如何建立的-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 (隋朝是如何建立的)(图1)

元末起义军里,刘福通这人其实被严重低估了。元朝一半的主力部队都是他干掉的,给朱元璋、陈友谅他们崛起扫平了路。

占了颍州城后,刘福通立马进军河南,红巾军连克几十座城,“横断豫南”。这年九月,他又带兵往南打,接连攻下汝宁府、光州、息州,起义军越打越强,队伍扩到二十万人。

1352年,刘福通的红巾军先后大败元军主将赫斯虎赤,斩了元朝大将巩卜班,还打败了帖木儿三十万精锐,屡战屡胜,把元朝朝廷都震动了。北伐之前,刘福通已经多次打败元朝的名将和精锐部队。

1355年,红巾军刘福通找到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他为皇帝,叫小明王,定都亳州,国号还是宋,年号用“龙凤”,红巾军起义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汴梁以南的邓、许、嵩、洛这些府州,都被红巾军占了。

之后三年,刘福通红巾军分三路北伐,打到了陕西、山西、河北、北京附近,元朝朝廷都慌了。1358年,刘福通攻破汴梁,宋政权迁到这儿。北方红巾军虽然没打下大都,但东到山东,西到甘肃,北到辽阳,南边的江淮、荆楚、巴蜀,到处都有起义,宋政权势力最旺的时候到了。可惜三路北伐军各自为战,互相支援不上,相继失败,元朝最后一个名将察罕帖木儿横扫中原,刘福通红巾军就这么黯然落幕了。

是如何建立的-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 (隋朝是如何建立的)(图1)

那时候红巾军系统有四支力量:一是刘福通,二是郭子兴,三是徐寿辉,四是王权与孟海马。

郭子兴死后,韩林儿封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当都元帅,张天祐是右副元帅,朱元璋是左副元帅。那时候朱元璋自己人少,韩林儿打着宋朝后裔的旗号,各地都响应,朱元璋也就用他的年号来号令手下。后来朱元璋占了南京,改用黄旗,但名义上还属于红巾军,还是认韩林儿当“大宋”的老大。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了百官机构,但还是用“龙凤”纪年,用“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命令。直到韩林儿死后第二年,朱元璋才把这一年定为吴元年,之前一直用韩宋的“龙凤”年号!

徐寿辉是卖布出身,在长江中游一带活动,我们熟知的陈友谅、明玉珍都是他的部下。1351年10月,攻下蕲水(现在浠水)后,徐寿辉被拥立为皇帝,国号叫“天完”,也有说法是国号“大宋”。

王权与孟海马从襄阳起兵,后来王权往北发展,叫北锁红巾军,孟海马往南发展,叫南锁红巾军,这两支红巾军也认韩林儿当皇帝。

反正红巾军里,除了徐寿辉称帝,其他三支都奉韩林儿为帝,都把自己当“宋人”。

是如何建立的-元朝与明朝之间存在的韩宋政权 (隋朝是如何建立的)(图1)

1363年,张士诚的部下吕珍围了安丰,城里都人吃人了,小明王急得直哭。刘福通派人向名义上是韩宋政权江南行省丞相的朱元璋求救,后来朱元璋亲自带兵去救。韩林儿脱险后,朱元璋本想把他安置在南京,准备“设御座奉韩林儿”,刘基说“他不过是个放羊的娃,奉他干嘛!”私下跟朱元璋说“天命”在他这儿,朱元璋明白了,就把韩林儿安置在滁州,给他盖了宫殿住,换了身边的宦官侍从,待遇特别好。

1366年,韩林儿死了。钱谦益的《国初群雄事略》记载“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韩林儿殂”,没说怎么死的。《明史》里倒是有种说法:“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两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意思可能是朱元璋让廖永忠把他弄死了。

我觉得朱元璋谋杀韩林儿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韩林儿对朱元璋一点威胁没有,完全可以让他禅让,何必指使廖永忠“覆舟沉于江”,败坏名声,还影响即将开始的北伐大业呢?

《国初群雄事略》里说,元朝之所以没能派一兵一马打到江南,就是因为有韩宋挡着。韩家君臣不光对中国有功,对我大明也有大功啊!韩宋那时候确实给朱元璋遮风挡雨,让他刚起步的时候没被元朝主力一锅端,这就是“有宋为捍蔽”的意思。


上一篇: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权臣-为何死因却充满谜团 (张居正是明朝哪个时期) 下一篇:还开展了怎样的活动-明朝踏青时节除了游览春光之外 (开展了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