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为什么用了22年才消灭西夏 (成吉思汗为什么改名苍)
当我们翻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时会发现没有一部,西夏史,,这是为什么呢?是本身就是无关紧要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思索,在我看来——西夏的历史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去,是因为蒙古人曾在西夏手中吃过亏,13世纪初期的...
翻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会发现压根没有一部《西夏史》。为啥呢?是它真不重要?还是另有隐情?我觉得吧,西夏的历史之所以被“抹去”,大概率是因为蒙古人当年在西夏手里吃过亏。
13世纪初的蒙古帝国,跟颗超新星似的,“轰”一下点着了北部草原和戈壁。把原来散装的游牧部落捏合成一个帝国后,蒙古人立马掉头打南边的西夏。结果这场仗打了多久?超出了成吉思汗的想象——整整22年!这可是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时,遇到的最硬骨头。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让西夏人射了一支毒箭。
这么看,西夏人的战斗力和韧性真不是盖的。就因为西夏太能扛,蒙古人打宋朝的进度都慢了不少。尤其是守城的时候,西夏人那股子死磕的劲儿,肃州之战、中兴府之战,都让蒙古人吃了大亏。
说白了,西夏人拼死抵抗,最后中兴府投降了,照样被屠城。1227年的中兴府,简直就是西夏抗蒙的缩影。蒙古灭了西夏,等于让金朝少了个好盟友,西北也没了战略缓冲地,这为后来蒙古横扫中原铺了路。
成吉思汗遗嘱加上蒙古人打西夏时憋了一肚子火,把西夏的文化差不多毁干净了。他们肯定不愿意给曾经的对手修正史。有人可能要问:那金朝、南宋为啥都有脱脱编的史书?这事儿挺吊诡的。南宋据说也杀了蒙哥汗,但史书篇幅可不少。我琢磨着,可能是因为南宋、金朝的中上层,有不少人后来被拉进了蒙古的官僚体系,修史书的时候,这些人说话就有分量了。
换句直白的话,官方眼里,西夏压根不够格。为啥?因为它主权不独立,老早以前就跟唐、宋、辽、金称过臣。没独立主权,哪有资格修正史?顶多在别的朝代史里当个藩属国。大理国也是这待遇,没修史。14世纪中期修史的那些汉人、蒙古人,眼里根本没西夏这号人物——没自主性,也不算“正统”,自然就被选择性无视了。
其实历史上的西夏,明明是西北地区的大国,民族多得很,地盘也大,河西、宁夏、阿拉善、湟水流域都是它的地盘,好几次都把蒙古大军挡住了。西夏文化其实挺发达的,黑水城遗址挖出来的8000多件文物就是证明,佛教尤其兴盛。但可惜啊,打得太久了,西夏文的历史文献大多被毁掉了,会西夏文的人也越来越少,想编一部西夏史,根本没门儿。
所以现在我们对西夏的了解还是很少,毕竟它的好多信息早就失传了,连几百年前的元代就已经说不清楚了。以后说不定能用新技术、新考古发现推进对西夏的了解,但这事儿,还得看未来学者们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