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国师收银角大仙-西洋记第七十一回-天师擒鹿皮大仙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admin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明代罗懋登写的,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成的书。这书讲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二十卷一百回,前头十四回是碧峰长老降魔斗法,后面才是郑和带着王景宏下西洋,平服三十九国。不过情节嘛,说实话,挺荒诞的,文字也一般。

第七十一回 国师收银角大仙 天师擒鹿皮大仙

诗曰:

边事勤劳不自知,勉然舆病强撑持。

愿擒元恶酬明主,不斩降人表义师。

木石含愁移塞处,山川生色献功时。

华夷一统清明日,谁把中华谷变夷?

国师收银角大仙-西洋记第七十一回-天师擒鹿皮大仙(图1)

二位元帅正要安排筵席给将士们压惊,国师在一旁摆摆手:“哎,慢着慢着,这不算啥,后头还有更大的惊吓呢!”两位一听还有更大的,脸都白了:“啥惊吓啊?能保住不?”国师合了个掌:“阿弥陀佛,贫僧说了算,放心。”元帅赶紧问:“得准备啥不?”国师摇摇头:“不用,等到黄昏戌时,就知道了。”

话说这银角大仙丢了如意钩,折腾了半天也没成功,蔫头耷脑地回去了。鹿皮大仙说:“师兄,你这钩子咋不灵了?”银角大仙一瞪眼:“一不做二不休,黄昏我还有一招,非得让他们知道厉害!”鹿皮大仙叹气:“别又白费劲。”银角大仙梗着脖子:“不用你管!”

到了黄昏,银角大仙站山顶上,把如意钩点了三点头、摇了三摇,手招三招、脚踹三踹,往天上一撇——只听“齁齁”一声响,惊得船上官兵都慌了。元帅赶紧跑去问国师,国师让元帅坐莲台上看,又传令各营不许喧哗。话音刚落,“扑通”一声,一只血红的火老鸦吊在帅字船的桅杆上,远看像团火,照得通红冒烟。元帅吓得差点背过气,生怕重演赤壁之战。国师喊了声“金头揭谛!”空中立马跳出个天神,拿金箍一箍,火鸦现了原形,光秃秃一只老鸦。诗曰:

白头不叹老年光,乱噪惊飞绕树傍。

影拂黑衣飞远塞,光翻金背闪斜阳。

报凶厌听因何切?返哺应知孝不忘。

几度五更惊好梦,数声啼月下回廊。

火没了,船没事了,元帅刚松口气:“多谢国师神力啊!”话没说完,“扑通”又一声,火老鼠掉中军帐里,像块火秧子,照得通红。元帅又吓一跳,怕是博望烧屯。国师又叫“银头揭谛!”又跳出个天神,银箍一箍,火鼠现了原形。诗曰:

土房土屋土门楼,日里藏身夜出游。

脚小步轻乖似鬼,眼尖嘴快滑如油。

巧穿板窦偷仓粟,掼入巾箱破越细。

有日相逢猫长者,连皮带骨一时休。

老鼠也没火了,元帅刚说“又惊一场”,水里又钻出条火蛇,钻进箬篷,像条火绳,烧得烟飞火冒。元帅心又提到嗓子眼,怕火烧新野。国师喊“波罗揭谛!”天神拿金刚箍一箍,火蛇现了形。诗曰:

鳞虫三百六居一,大泽深山得自宜。

吞吐阴阳诚有道,修藏造化岂无机。

甲鳞渐渐方披处,头角森森欲露时。

待得春雷一声早,翻身变作巨龙飞。

蛇没火了,篷也稳了,元帅又谢:“佛力无边,这四吓过去了,该平安了吧?”国师说:“怕还有一吓。”元帅急了:“事不过三啊,还有啥?”

话没说完,“扑通”又一声,火龟钻进船舱,像火盆,烧得船舱烟冒火。元帅快吓晕了,怕城门失火。国师喊“波罗僧揭谛!”天神拿金刚钻一钻,火龟摔个跟头,现了原形,只只灵龟。诗曰:

妙在天心蕴洛奇,文明斯世应昌期。

九畴全贝阴阳数,五总能含造化机。

气合幽明增有象,卜传吉凶亦无私。

诚哉是个锤灵物,宝在当是岂得知。

龟也没火了,舱也稳了,元帅又谢:“这四吓过了,该真平安了吧?”国师点头:“此后平安了。”刚说“平安”俩字,马公公插嘴了:“国师,刚才天神拿的是啥?”国师说:“金刚钻。”马公又问:“船上爬的是啥?”国师说:“龟。”马公乐了:“原来天神也钻龟啊?”国师闭眼不吭声。洪公公接话:“这天神怕是南京回光寺的菩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元帅瞪他们:“别瞎说!还不知道那四个火怪藏哪呢!”国师说:“都没了,没事。”元帅问:“咋都没了?”国师说:“至诚无息,久假必归,鬼怪现了原形就自己藏了。”元帅问:“能开席了吗?”国师说:“还有一惊,但不那么狠了。”元帅问:“啥时候?”国师说:“明天半夜子时,贫僧顶着,不用二位操心。”元帅连声道谢。

国师收银角大仙-西洋记第七十一回-天师擒鹿皮大仙(图1)

再说银角大仙折腾一宿,半点没辙,正发愁。鹿皮大仙说:“师兄,你如意钩咋不灵了?”银角大仙一拍大腿:“昨晚变火鸦、火鼠、火蛇、火龟,都不行!真是不变不行,变了也不行,杆面杖吹火——节节不通!”鹿皮大仙劝他:“师兄,船上那张道士、金和尚不好惹啊!”银角大仙瞪眼:“你长他人志气!今晚我破釜沉舟,再赢不了就不回山!”半夜子时,他站山顶上,拿起如意钩叹气:“如意哥啊,咱们得当百万雄兵,干一票大的!”说完对着风一撇,钩子“齁”地飞上天,他喊“变!”立马变扇比天还大的磨盘,呼呼往下砸。

国师看见了:“阿弥陀佛!这大磨盘砸下来,船不沉底?人不成肉泥?”他拿铁如意敲禅床,喊“韦驮天尊!”空中跳出个獠牙神将,叉手问:“有何使令?”国师说:“银角大仙把钩子变磨盘砸船,你去接了!”韦驮驾祥云迎上去,接住磨盘,喝道:“孽畜,敢在我跟前撒野!”磨盘变回如意钩,落回国师手里。国师说:“你先回天,后会有期。”韦驮驾云走了。

第二天,元帅来问候国师,国师合掌:“贺喜二位元帅。”元帅说:“连日受惊,全靠国师佛力,哪敢言喜?”国师说:“二位元帅渡过大难,当贺喜。”元帅问:“啥难星?”国师说:“口说无凭,你们看。”他从袖里掏出个物件:“一尺多长,二寸多宽,不直不弯,神光闪闪,杀气腾腾。”元帅眼生:“这就是难星?”国师说:“这是如意钩,千变万化,昨夜变千万斤磨盘砸船,若不是韦驮接住,船沉人亡!”元帅吓坏:“多谢国师!若非神通,我等已成齑粉!”马公凑过来:“借我们看看?”国师递给他,一个个传看,都说:“这么小物件,咋变千万斤?”国师说:“不信?我变你们看!”拿起钩子一撇,喊“变!”又变磨盘悬在空中,众人惊呼:“好宝贝!”

银角大仙昨晚没砸到船,还丢了钩子,气得直撞石门寻死。突然“齁”一声响,他抬头一看,磨盘悬在半空,正是他的宝贝!“物见主,必定取!”他一招手,磨盘飞回手里,变回如意钩。鹿皮大仙说:“师兄,知足吧!”银角大仙不听:“出其不意!我再变白鹰,拿那金和尚!”说着又把钩子一撇,云里立马飞出一群白鹰。

国师早料到,把圆帽换成钵盂扣头上。众人正纳闷,一只白鹰“呼”地掉进钵盂,现出原形——还是如意钩。原来银角大仙让钩子变白鹰抓和尚,结果被国师收了。元帅大喜,国师说:“这钩子,二位元帅收下吧。”元帅不敢要,马公也不敢再看,国师让徒孙云谷收着。

三宝老爷说:“这贼道没了宝贝,命根子没了!明天多带兵马,抓他!”王爷说:“我有计,不用刀枪,就能抓他。”老爷让王爷指挥。王爷叫来唐状元,耳语几句;又叫王明,耳语几句。二将领命而去。

国师收银角大仙-西洋记第七十一回-天师擒鹿皮大仙(图1)

第二天,唐状元带着黄凤仙,押着银角大仙到帐前;王明押着一百五十多个前些天被掳的南兵也到了。三宝老爷大惊:“这贼道费了多少兵马粮草,都拿不住!今天咋轻易抓住了?谁抓的?”黄凤仙说:“王爷计策,末将抓的。”老爷问:“王爷啥计策?”黄凤仙说:“王爷料他急求神,让小的假扮观音,王明假扮红孩儿,去潮音洞。果然他磕头求观音,我们下去一绳索就捞翻了!”老爷又问:“那一百五十人咋救回来的?”王明说:“被他法术迷了,放在洞后土窖里,小的趁黄将军势头,全救回来了,没一个伤的!”老爷夸:“王明功不小!”王明说:“是黄将军带的!”黄凤仙说:“是王爷的计策!”王爷说:“是朝廷洪福,将士效力,我何功?”老爷大笑:“都谦让,好!请国师、天师来处置这贼道。”

国师、天师来了,元帅问:“今天侥幸抓住银角大仙,怎么处置?”天师说:“前日金角是牛,这畜生估计也是羊。国师,您说咋办?”国师说:“牛羊何择?前日牛,今日羊。”天师问:“您指教明白些。”国师说:“拿无根水来!”一口水下去,果然变只雪白羊,角色像银子。天师说:“孽畜酿成大祸!”元帅问:“尸体咋办?”国师说:“丢了。”天师说:“怕他再害人!”提七星剑骂:“畜生!冒充仙长,上犯天条下犯王法!”横劈竖砍,剁成几块,烧了飞符,火葬了。

天师正恼,蓝旗官报:“鹿皮大仙张开大伞,丈来长,七尺阔,呼呼响,往西飞去了!”天师喝道:“孽畜,还想跑!”拿剑摆了摆,喷出火,烧了符。西北云起,东南雾长,南边一声霹雳,跳出个三眼天神,一手金砖一手火枪,躬身叉手:“承天师呼唤,有何使令?”天师说:“鹿皮大仙坐着伞西去,你去抓他,剥他皮!”天神驾风车赶上,照后脑骨砸块金砖,鹿皮大仙摔个跟头,天神抓过他的皮,回车交给天师。天师看说:“原来是张鹿皮。”元帅问:“这号就是披这皮,咋处置?”天师说:“还他一盆火!”刚说“火”字,鹿皮灵性叫:“天师可怜!我兄弟修行千年,不该冒犯。师兄任性无悔,我本安分,已逃又被追。念我修行不易,悔悟快,把皮还我吧!”

鹿皮这话在理,别人不理,国师心软:“阿弥陀佛,你这孽畜,要皮袋子干啥?”灵性说:“没皮袋子,又要托生,多费事。”国师说:“还你皮难,托生也难。你做红罗山鹿皮山神吧!”灵性说:“行,但没凭据。”国师说:“天师,给个凭据。”天师写“红罗山鹿皮山神照”八个字,烧了给他。灵性连谢:“谢不尽!”国师说:“只许降福,不许降祸!舟船只许顺风,不许逆风!”灵性说:“再不敢!”后来红罗山鹿皮山神显灵,舟船顺风,土人有求必应,立了祠,匾曰“鹿皮神祠”。元帅叹服,国师说:“过了这三个妖仙,宝船好走了。”元帅说:“已吩咐开船。”行半日,蓝旗官报:“前面到一国,离海还远呢。”

毕竟这个国是啥国?还有啥阻滞?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金眼王敦请三仙-西洋记第六十七回-三大仙各显仙术 下一篇:水寨生擒哈秘赤-王良鞭打三太子-西洋记第六十四回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