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Merime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收集出版的剧本集,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包括五个剧本,和历史...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erimee,1803-1870),法国人,写小说、剧本还搞历史研究。他写过不少东西,比如剧本集《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里面五个剧本)、《雅克团》这种历史剧,还有长篇《查理九世的轶事》,以及那些有名的中短篇,《马特奥·法尔哥内》、《攻占棱堡》、《塔曼果》、《高龙巴》、《卡门》、《伊尔的美神》等等。
作品主题
梅里美作品里老爱写宗教和世俗道德的冲突,把宗教的神圣感给消解了。他让世俗的情和宗教的情对着干,把那些虚伪、残酷的宗教道德狠狠扒了一遍,反而肯定人对世俗情感的执着,赞美朴素、真诚的人间真情。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文化人,他对资本主义那一套挺不满,担心人性变坏,觉得民间的道德里藏着没被现代文明糟粕的东西,有生命的庄严和力量,所以想借这个来找找迷失的自我,治治资本主义文明的平庸病。他也含蓄地批评了吉普赛人的边缘生活,觉得占卜、偷窃这些和文明冲突的行为,让他们漂泊时很难真正自由快乐,但也说了,这些行为的选择,跟欧洲中心文化对他们的歧视压迫脱不了干系。
梅里美写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更多是想让人醒过来。谁不想要人性的自由啊?可社会秩序得靠法律道德维护,文明人老克制欲望追求精神超越,又把生命给憋住了,痛苦一堆。怎么让社会更有人味儿、更有创造力?梅里美就老老实实写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习俗道德,想在现代文明和民间道德、蛮族伦理里找个平衡点,用点异质文化来激活那些稳定但平庸的文明。
艺术特色
梅里美的风格特别独,作品里地方色彩浓,异国情调足,语言朴实不啰嗦,情节抓人,人物性格也立得住,艺术感染力很强。他的小说有这几个特点:
首先,他写小说特别简洁,情节集中,没有那么多抽象的分析和碎碎念的细节描写。文笔精练得很,惜墨如金,短篇里能写出大社会问题和深刻阶级矛盾。
其次,他的中短篇里塑造了一堆性格鲜明的人物,把法国中短篇小说带成熟了。
写人物性格上,梅里美肯定受司汤达影响,司汤达喜欢写有毅力、敢作敢为的人,梅里美也差不多。但司汤达从文明社会里找这类人,梅里美不,他笔下都是“化外之民”,科西嘉的山民、非洲的黑人、到处流浪的吉普赛人,他们要么远离文明,要么和文明格格不入。梅里美觉得,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品性比被文明污染的高,性格有光彩,生命力强,所以他老盯着他们写。
第三,梅里美的中短篇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体。他是法国文学从浪漫主义转到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
他的浪漫主义特色,首先是对异国情调和地方特色的追求,老爱写冒险故事,地点不是异国就是科西嘉,甚至“地狱”,所以小说传奇色彩浓,艺术魅力足。
其次,他偏爱神秘奇特的事物和特殊性格,对这类东西他来劲,经常浓墨重彩写。他还讨厌普通生活,总想跟单调的日常撕扯开。梅里美尤其爱神秘这一点,和屠格涅夫有点像。他评价屠格涅夫时说:“谁也不如这位伟大的俄国小说家那样,善于让心灵掠过朦胧的陌生事物引起战栗,并在奇异故事的半明半暗中让人看到不安的,不稳定的,咄咄逼人的事物组成的整个世界。”这话放他自己身上也合适。他对神秘事物的特殊爱好,让小说常有浪漫主义的神秘美。
第四,梅里美爱用第一人称写法,这方式挺独特。
第一人称能让小说更可信,显得客观,增加说服力,所以十九世纪作家爱用,巴尔扎克、莫泊桑都这么干过。梅里美用第一人称时,常保留自己真实身份,有时候以考古学家身份去考察,对风土人情感兴趣。他还时不时跟读者间接对话,评判人物行动,这样跟人物保持距离,当个目击者或介绍者,写充满戏剧性的浪漫故事,文字轻灵自如,典雅明快,偶尔还闪点现实主义的洞察力。
此外,梅里美还擅长安排艺术意境,不会轻易让读者看透他的意图,老用些有启示性的描写勾起兴趣,随着情节进展,一层层把读者带入新意境。
第五,梅里美写心理描写也有一套,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不长篇大论,三言两语就能抓住人物心理活动。
人物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让法国中短篇小说发展了一大步,对十九世纪的法国和欧洲文学影响也很大。可以说,梅里美是法国第一个中短篇小说大师,从他开始,法国中短篇小说才算真正成熟了。
人物评价
梅里美在文学创作上算不上伟大,但绝对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法国资产阶级刚跟封建阶级打完最后一场硬仗,开始巩固统治,他的创作也从批判过时的封建阶级,转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作为资产阶级作家,他反封建的激情和锐气,可比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狠多了,因为他往往只从某个侧面贬责资本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