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在高平陵之变中-手握十万大军的夏侯玄为何放弃了抵抗 (在高平陵之变后,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最终结局如何?)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

admin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都跟着去了。司马懿瞅准机会,赶紧上奏郭太后,说要废了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带着兵守着司马门,直接把洛阳城给控制了。这么一来,高平陵之变里,司马懿算是占了先机,迅速拿下了曹魏的都城。不过曹爽那边也不是没招,毕竟天子曹芳还在他们手里呢。可曹爽偏偏选了投降,更绝的是,另一个手握十万大军的曹魏宗室,直接不战而降,司马懿这下赢得稳了。这人是谁呢?就是夏侯玄。

在高平陵之变中-手握十万大军的夏侯玄为何放弃了抵抗 (在高平陵之变后,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最终结局如何?)(图1)

夏侯玄是曹爽的表弟,他爹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去世,夏侯玄继承了昌陵乡侯的爵位。在高平陵之变前,夏侯玄的官职可不小——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假节”就是皇帝把符节借给他,能镇住一方;“都督雍州、凉州军事”说白了,就是雍州、凉州那边的曹魏大军,都归他管。之前曹真、司马懿干过这活儿,之后郭淮、陈泰、司马望也接过这担子。雍州、凉州紧挨着蜀汉,防着诸葛亮、姜维北伐,所以那里驻扎着曹魏的精锐,能当上都督的,都是朝廷信得过的人。

在高平陵之变中-手握十万大军的夏侯玄为何放弃了抵抗 (在高平陵之变后,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最终结局如何?)(图1)

所以啊,高平陵之变那会儿,夏侯玄手里至少攥着十万大军,可能更多。这兵力要是动起来,司马懿和曹爽的局势可就不好说了。可夏侯玄跟曹爽一样,直接躺平投降了。为啥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在高平陵之变中-手握十万大军的夏侯玄为何放弃了抵抗 (在高平陵之变后,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最终结局如何?)(图1)

一方面,夏侯玄在曹魏军里没啥威望,打仗的本事也一般。他当征西将军都五年了,管着雍凉地区的兵马,可没打出什么像样的战绩。最惨的是公元244年的兴势之战,他跟着曹爽打蜀汉,被王平一顿胖揍,曹魏大军损失惨重。这一下,曹爽在军里的威望掉到了谷底,夏侯玄跟着也没面子,根本没人愿意听他的号令。说白了,就算他在雍凉起兵,估计也没多少人肯跟着他干。

另一方面,司马懿在雍州、凉州地区混得比他好。曹真死后,司马懿就在雍凉镇着,跟诸葛亮打了好几年仗,经营了不少年,手下门生故吏一大片。夏侯玄的那些部下,好多以前都是司马懿的人。再加上司马懿搞政变,不仅拉来了郭太后支持,蒋济、高柔这些朝里的大臣也站在他那边。这么一对比,夏侯玄完全处于下风,就算他想硬来,洛阳那边也指望不上。夏侯玄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打也没戏,干脆投降了,最后还是被司马氏给杀了。


上一篇: 夏侯玄为什么会束手就擒-司马懿政变时夏侯玄有十万大军 (夏侯玄为什么不反抗) 下一篇:夏侯玄为何没有反抗-夏侯玄面对司马懿时手握十万大军 (夏侯玄为何没杀曹操)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