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之死与三国演义究竟有何不同-在正史的记载中 (魏延之死与三国的关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正史中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详细介绍,...
三国那会儿,魏蜀吴鼎立,今天咱们聊聊正史里的魏延——不是演义里那个脑后有反骨的狠人,他到底咋死的?
说实话,正史里的魏延,跟演义里那个版本差远了!演义里说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要砍他,因为他“脑后有反骨”,可正史里压根没提这事儿!反骨长啥样?谁也说不清,纯罗贯中编的,为了让剧情刺激。就连魏延的出身,演义和正史都对不上——演义里他先是刘表手下,后来在长沙投降关羽,正史里可不一样。
《三国志》里写:“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啥意思?就是说魏延一开始就是刘备自己人,不是后来投奔的,这点跟演义完全两码事。
刘备拿下汉中后,大家都以为肯定得派张飞去守——毕竟关羽守着荆州,汉中这么重要的地方,张飞多合适啊!结果刘备直接提拔魏延当汉中太守,整个军营都懵了,张飞估计也愣住了。《三国志》里记着:“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不过魏延没让刘备失望,他守汉中那几年,曹军根本不敢来捣乱,边疆稳得很。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权,演义里说诸葛亮总防着魏延,其实正史里诸葛亮对他好着呢!魏延这人吧,跟关羽似的,傲上不欺下,对士兵挺好,但对同僚那叫一个差——跟杨仪坐一起,俩人能当场拔刀;连刘备的老部下刘琰,魏延都敢不给面子,最后还是诸葛亮逼着刘琰写信道歉。要不是诸葛亮看中他的军事才能,早被同僚排挤走了。

所以说,正史里的诸葛亮,对魏延可太重用了,跟演义里那个处处提防他的完全不是一个人!不看正史光看演义,还以为诸葛亮压根不待见魏延呢。
那正史里魏延到底咋死的?跟演义有啥不一样?
演义里魏延是造反被诸葛亮设计杀了,咱们不提,说说正史。魏国人还有另一种说法:诸葛亮临死前想把军权交给魏延,结果杨仪害怕报复,造谣说魏延要投魏,还带人打他。魏延本来没这心思,怕说不清就跑了,结果被马岱追杀。但这说法漏洞太大了——第一,魏延在蜀汉官都够大了,投降魏国能有更高职位?第二,魏延脾气火爆,军事能力强,咋会不战而逃?连陈寿写《三国志》都没信这套。
《三国志》里说,诸葛亮病重时,偷偷跟杨仪、费祎、姜维安排后事:他死后秘不发丧,让杨仪带大军撤回,魏延、姜维断后。结果魏延不乐意,说“我还在,怕啥?”杨仪直接撤了,魏延大怒,抄近路烧栈道拦杨仪,还上书说杨仪谋反。朝廷没人信魏延,都站杨仪,魏延只能硬打,结果被王平打跑,逃到汉中被追杀。表面看是魏延自己作死,但细想诸葛亮的安排,总觉得怪——为啥这么重要的会不叫魏延?明明知道杨仪和魏延势同水火,为啥把军权给杨仪?逼他俩火并?

杨仪后来也没好下场,以为平了魏延能升官,结果蒋琬当了丞相,他乱说话被下狱自杀了。这么看,诸葛亮的临终安排,真像在下一盘大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