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诸葛亮的司马懿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同样都是三国里面的军事 (诸葛亮的司马懿)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名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三国乱世,英杰辈出自古乱世出英才,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后,中国从统一的汉王朝到政权独立的三国,迎来了又一个乱世,这次乱...

admin

最近老琢磨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俩人,一个被捧成“智绝”,一个被骂成“奸雄”,这名声差距也太有意思了。三国那会儿真是乱得够呛,英雄跟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冒出来。从汉朝统一到后来魏蜀吴各玩各的,这乱世里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留下了不少故事。魏国占着挟天子令诸侯的便宜,势力最猛;蜀国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刘备带着荆州、益州和汉中硬撑;东吴靠着长江淮河的天险,稳稳当当割据一方。不管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还是“义薄云天”的关羽,他们的故事到现在还有人津津乐道。但要说最让人忍不住琢磨的,还得是“卧龙”诸葛亮和“冢虎”司马懿这俩军师的对决。

诸葛亮的司马懿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同样都是三国里面的军事 (诸葛亮的司马懿)(图1)

诸葛亮这外号“卧龙”,现在说谁聪明就喊“卧龙”,其实这外号就是给他带火的。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在茅庐里诸葛亮就把天下局势掰扯得明明白白:曹操占着北方,孙权守着江东,刘备得先拿下荆州和益州,再等着天下有变。这《隆中对》直接给蜀国定了几十年的国策,刘备一看这人有谱,直接拉来当军师,总理国家大事。

诸葛亮的司马懿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同样都是三国里面的军事 (诸葛亮的司马懿)(图1)

刘备临死前白帝城托孤,跟诸葛亮说“你比我儿子强十倍,要是他行就辅佐他,不行你就自己上”,这话够狠吧?搁别人早忍不住了。但诸葛亮没干,他要真自己称帝,那就是第二个曹操,可人家偏不,就认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忠劲儿,确实让人佩服。所以诸葛亮能成万世表率,不光因为他脑子好,更因为他心里装着“正统”和“忠君”,这股劲儿传下来,就成了正能量标杆。

再说司马懿,这人年轻时就懂得藏锋。曹操找他当官,他装病不去,觉得汉朝快不行了,不想给“奸雄”打工。后来曹操硬逼他出来,他还被曹操盯上过,觉得他有“鹰视狼顾”之相,想杀他。结果呢?诸葛亮太能打了,曹操得留着司马懿对付诸葛亮,这才让他活下来。我觉得诸葛亮打仗更会算计,什么空城计、火烧赤壁,玩的就是心理战;司马懿更懂熬,他在朝堂上熬了几十年,从个小官熬到权臣,忍着曹家的猜忌,最后直接把曹魏的家业端了。这隐忍劲儿,不是一般人有的。为啥后世骂他?主要因为他家后来篡位了呗,后世王朝要推“正统”,反叛的自然就是奸臣。

诸葛亮的司马懿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同样都是三国里面的军事 (诸葛亮的司马懿)(图1)

其实平心说,司马懿要是不那么干,对不起自己受的那些委屈和熬的这些年。他在曹操手下当差,被忌惮;到了曹叡、曹芳时期,又被宗室挤兑,换谁都得憋屈。他最后夺权,与其说是野心,不如说是为自己出口气。诸葛亮呢,太轴了,一心扑在蜀国上,北伐累死在五丈原,连蜀国后来的“乐不思蜀”都没看到,把自己活得太累。

我挺佩服诸葛亮的脑子,能算计到十年后的局势;但也想学学司马懿的活法,懂得藏锋,能熬。毕竟他司马家最后得了天下,他孙子司马炎还建了西晋,统一了三国,这结局谁不眼馋?当然不是给司马懿洗白,就是随便聊聊,这俩人一个像燃烧的蜡烛,亮得耀眼却短命;一个像深潭里的水,看着不起眼,能把什么都吞进去。你们觉得他俩谁更厉害?评论区唠唠!

诸葛亮的司马懿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同样都是三国里面的军事 (诸葛亮的司马懿)(图1)


上一篇: 外族为什么不趁机入住中原-三国乱世各路英雄打的不可开交 (外族为什么不吃猪肉) 下一篇:大小乔和貂蝉都要靠边站-三国时期的第一美女是谁 (大小乔和貂蝉是一个时代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