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掌权后多次北伐-诸葛亮为何如何拼命 (诸葛亮掌权后是谁)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屡次北伐,只因刘备托孤?今天,我们来说说诸葛亮北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概脉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诸葛亮先后多次进军曹魏,兴师动众...
诸葛亮北伐这事儿,估计大伙儿都听过个大概,就是他大张旗鼓地打了几仗,最后没成功,自己还活活累死在北伐的路上了。问题来了,他为啥非要这么拼?连命都不要也要坚持北伐呢?

其实原因挺多的,先说最常听的那个。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他在茅庐里说的“隆中对”,那可是给刘备画的饼——先拿下荆州,再图谋益州,最后北伐打中原。后来刘备团队真把荆州和益州搞到手了,结果没两年刘备就没了。
刘备一死,蜀汉直接懵圈。之前打陆逊刚吃了大败仗,兵马粮草都损失惨重,按理说该歇口气缓一缓吧?可诸葛亮偏不,非要顶着压力北伐,说白了就是想完成刘备临终前的念想。而且蜀地那些土生土大的世家大族,其实一直看刘备这些“外来户”不顺眼,平时敢怒不敢言,就想在蜀地安安稳稳享福,压根儿没想过北伐。所以啊,要是诸葛亮不牵头,蜀汉估计没人会主动去打曹魏。
再者,诸葛亮心里门儿清,就刘禅那水平,偏安一隅坐吃山空,迟早得被曹魏吞并。他必须帮着刘伐打出去,拿下中原才能稳住江山,这样自己走了,刘禅才能坐稳皇位。可惜历史没按他想的走,最后蜀汉还是完了。但当时的诸葛亮哪知道后来这些事?他总觉得,北伐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不北伐就只能等死,总得试试吧。

除了这些,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跟三国鼎立的格局有关。那时候曹魏占了北方大部分地盘,剩下的南方,东吴占一块,蜀汉就西南一小块。说白了就是两个小国对着一个大国。这种情况下,曹魏不敢随便动手,他要是敢打其中一个,另一个肯定趁机偷袭他,到时候两面受敌,麻烦就大了。可这两个小国要是能抱团,就能一起对付这个大国,诸葛亮北伐,其实也是在维持这种“弱弱联合”的局面。
